把滿意寫在群眾心坎上
——株洲大興調查研究開展“走找想促”活動
【資料圖】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廖義剛 戴鵬
通訊員 周玉婷
株洲市大興調查研究,開展“走基層、找問題、想辦法、促發展”活動以來,從群眾最盼、最急、最憂、最怨的問題入手,邊調查研究、邊發現問題、邊推動解決,讓改革發展穩定各項任務落下去,讓惠及群眾和企業的各項工作實起來。
截至8月21日,株洲已搜集問題14229個,解決12434個。
沉下基層“把準脈”
——“一把手”帶頭,全市掀起調查研究熱潮
近日,一輛普通中巴車停在株洲市蘆淞區沿江路西海農貿市場邊門,株洲市委書記曹慧泉走下車,踩著泥水,走進市場開展調研。當天,他深入株洲城區的公共廣場、背街小巷、農貿市場等地調研文明創建工作。
“我們要通過調查研究摸實情、知真情,針對短板情況,拿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株洲市委常委會上,曹慧泉的話擲地有聲。
“一把手”帶頭落實基層聯系點制度,每周開展一線調研2次以上,先后到7個縣市區80多個基層單位或項目現場調研,舉辦“制造名城早餐會”與企業面對面聽意見、解難題。株洲市各類“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接二連三——
株洲市“三個高地”指揮部推出服務企業“一降一升”行動;市發改委實施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市工信局打造“企業辦事不求人”升級版,累計收集交辦項目建設、企業發展等問題6552個,辦結率92.61%;株洲市農業農村局組織100名機關干部,每人聯點一個親友村,了解當地農業發展真實情況,掌握一手資料……
深入調研“謀良方”
——緊盯難點,以清單式、項目化推動落實
調查研究關鍵是在調研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株洲突出服務項目建設、企業生產和群眾生活等重點,以清單式、項目化推動落實。
今年,株洲市通過征求企業群眾意見、走訪核實、多輪次研討,將田心片區城市更新等“微改造”,“一件事一次辦”等“微服務”,保交樓、門前十小等“微實事”,以及學位、崗位、床位、梯位、車位、廁位“六位”,共42類72項工作列為2023年“三微六位”主要任務清單。
開展“走、找、想、促”活動,株洲市對能夠立行立改的,提出馬上就辦的“速成之策”;對需要建章立制的,進一步思考“長遠之計”,確保每一次調研有回應、有整改。
截至7月底,株洲市“三微六位”民生工作42類72項均已啟動,其中14項提前完成年度任務。
作風錘煉“精技藝”
——大興調查研究與“干部作風建設”互相促進
8月的鄉村,生機勃勃。一群來自株洲市天元區的年輕干部奔赴該區群豐鎮、三門鎮的田間地頭。他們把廣闊的基層當成課堂,以調研成果助推鄉村振興。
天元區通過調查研究提振黨員干部的精氣神,舉辦5期“青訓營”,將實操課程搬到村委會、田間地頭、企業廠區、社區治理一線等。
株洲高新區黨工委組織區直相關單位,每周走訪調研轄區重點企業(項目),與企業負責人面對面交流,問需求、聽心聲、談發展、解難題,主動、高效、精準服務企業。
在一場場扎實的調研活動中,株洲把大興調查研究與干部真抓實干、堅持群眾路線緊密結合,形成齊心協力、動真碰硬、真抓實干的良好氛圍,提高了工作效率,破解了難題,助推了發展。
今年上半年,株洲市GDP增長4.1%,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4.5%,工業用電量增長3.9%,均居全省第二位。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