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科技 > 正文

              5G代際提升實踐遍地開花,繪就江蘇數字鄉村藍圖!

              時間:2023-08-09 10:20:14     來源:天極大咖秀

              文/黃海峰的通信生活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花園村村民使用5G新通話應用與外商談著生意,各種外語被實時翻譯成漢語顯示在手機屏幕上;吳中區特色農產品電商直播基地讓不少新農人走上直播舞臺,還讓農產品直播這種“新農活”走向產業化;永聯村村民家中電視播放著永聯新聞、觀看5G頻道,甚至連村委會開會都直播。

              沒錯,上述這些神奇的場景并非虛構,而是筆者近日真實所見所聞。

              7月26-28日,“江楓漁水,數智揚子——數字鄉村山海行(江蘇站)”活動在江蘇舉辦,筆者跟隨媒體行探訪了南通、蘇州、鎮江等地,調研數字鄉村應用案例,發掘以5G為代表的ICT技術,助力農村的致富故事。

              在探訪調研過程中,我們發現,基于5G網絡,行業孵化出多個典型的數字鄉村應用案例,為村民工作、生活、娛樂帶來巨大變化。

              5G新通話實時翻譯,讓對外貿易更簡單

              花園村位于江蘇省南通市,這里遠看漂亮,近看干凈舒坦,真是讓人心情愉悅。在環境改善的表象之下,花園村還十分注重滿足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具體如何實現?

              要知道,花園村是當地是遠近聞名的色織村,你可能會問,什么是“色織”?簡單來說,這是一種使用色紗織布的工藝方法,據了解,花園村的色織貿易主要以國際外貿場景為主,目前,村內共有企業近20家。

              在與村民的交談過程中,筆者了解到,他們做生意總要跟外國人打交道,但因為雙方之間存在的語言和文化障礙,溝通效率低,十分頭疼,尤其是老人遇到的挑戰更大。

              可喜的是,筆者在此行中觀察到,在5G新通話的助力下,村民可以通過手機原生視頻與外商通話,交談的內容會被實時翻譯,顯示在視頻對話畫面底下,極大提升了村民們對外貿易的溝通效率。

              其實,像5G新通話的應用在花園村還有很多,它們正在各個角度為村民的日常生活以及企業經營質量保駕護航,村里一派“有事可做、有錢可掙,家家致富奔小康”的良好氛圍。

              直播基地遇到5G,新農人搭上“電商快車”

              常言道,天堂蘇州,最美吳中。位于蘇州市中心的吳中區,因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生產了諸如枇杷、碧螺春茶、白切羊肉等優質農產品。近幾年,隨著直播帶貨的興起,農產品直播也被大家形象地稱為“新農活”。

              如何將直播帶貨這種“新農活”做成產業化,吳中區給出了不錯的答卷。在吳中區臨湖鎮建設的蘇州首個區級特色農產品電商直播基地,為廣大農民搭建線上直播的公共服務平臺,致力于培養本地直播達人帶貨,開展常態化直播培訓,打造蘇州特色農產品品牌集群。

              筆者在直播基地看到,該基地共配置了10個直播間、1個階梯培訓教室,預計每年培育本地直播人才200人。這不僅讓更多的新農人成為直播舞臺的主角,也有助于推動農產品的網上銷售,迅速打響吳中農產品品牌。

              上述產業化能夠繁榮發展,5G網絡的大上行能力功不可沒!在戶外移動等場景直播帶貨過程中,主播往往需要打造更高的畫質和更流暢的播放體驗,主播還需要跟觀眾實時直播,再加上直播基地大規模的直播活動,因此對網絡提出了不少的挑戰。

              而基于5G網絡,可以實現最高上行速率100Mbps,時延達到8ms等標準,基于上述技術特征,可以為農產品銷售帶來更快速、更穩定、更高效的直播體驗。

              5G專網全村覆蓋,足不出戶也能萬事通

              位于蘇州張家港的永聯村,是當之無愧的土豪村,全村投資了15億元建設現代化農民集中居住區,全村96%的村民實現城鎮化集中居住,享受到比城里人優越的福利保障,全村人均收入高達六萬元,超過蘇州、南京的總體平均水平,還連續六屆被評為全國文明村。

              看到這樣的新農村,你有沒有狠狠地羨慕住了?在土豪村建成的背后,離不開5G專網的功勞,使永聯村率先成為省內雙千兆網絡全覆蓋的行政村。筆者獲悉,蘇州移動為永聯村開通5G基站43個,讓5G專網覆蓋永聯村全域。

              基于上述5G網絡覆蓋為永聯村村民帶來怎樣的生活變化?筆者了解到,為了拓寬居民的信息獲取途徑,豐富村民的娛樂生活,永聯村花費300萬元,打造了國內首個村級5G融媒體平臺,中心不僅對內服務,還能承接社會業務,為村里實現創收。

              值得一提的是,中心還推出了“永聯頻道”,每天播放永聯新聞,甚至村委開會都可以直播,讓居民足不出戶就能通過電視了解村中大小事。據了解,以前直播需要直播車,如今村里5G信號全覆蓋,只需要一個調制解調器大小的5G直播盒,就能輕松完成直播工作。

              除了上述5GtoC場景,5G海洋、5G漁業、5G數字鄉村等5GtoB場景也讓筆者印象深刻,給大家舉例一二。

              其一,陽澄湖大閘蟹之鄉打造了全市首個5G漁業應用場景,實現園區環境、生產、質量、安全可控,達到全流程“以械養蟹”。

              其二,南通移動在南通陽光島開通黃海海域全國首個海上5G基站,使得移動5G信號首次“邁入”黃海近海海域范圍,這也標志著南通近海區域進入了5G新時代,極大提升漁民、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和安全度。

              其三,雙灣村作為蘇州市5G第一村,通過5G+無人機等技術,對全村信息進行5G機器視覺掃描建模,當前全村每個房屋信息可管可視,實現數字化治理,打造農業元宇宙。

              筆者觀察:火力全開,5G探索未來無限可能

              此次數字鄉村山海行收獲滿滿,通過對數個實踐點的探訪,筆者感受到江蘇省的數字鄉村建設真是深入人心,在文中一個個案例的背后,離不開相關政策的指引。

              在過去三年,江蘇省接連印發數字鄉村建設指南等多個文件,大力推動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對農業生產加工等鄉村基礎設施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改造,一步步推動數字鄉村建設“向云端”。

              除此之外,筆者還想分享如下三點感受。

              首先,經過4年商用實踐,目前5G基站已經超過293萬,兌現了5G十倍代際體驗,帶動了直接經濟產出1.45萬億元,實現了覆蓋廣、體驗好、效益高的建設目標,未來可期。

              其次,不同業務場景提出各異的網絡訴求,5G可以滿足大部分,但在探訪過程中,我們也看到了不少被壓抑的需求,未來體驗提升和市場空間還很大,因此還需要持續高質量的建設,讓5G感受無處不在,也為未來的裸眼3D、云手機等技術鋪就好高速公路。

              最后,跟隨此次探訪步伐,大家也已感受到,5G在鄉村、海洋、漁業、江河、港口等場景的應用比比皆是,未來還需實現從市中心到居民區“深度覆蓋”、鄉村要實現城鄉全面“同網同速”、海洋要實現海陸“服務同質”,讓5G更好地走進千家萬戶,牽手千行百業。

              5G揚帆礪四年,商業加速正當時。我們期待,隨著5G網絡建設的進一步加強以及相關應用的深度挖掘,未來的5G商業生態,將從階段性成果走向更大的成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