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健康報社主辦、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承辦的“2023市級醫院高質量發展思與行——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交流討論會(四川站)”在四川省瀘州市召開。來自成都、綿陽、自貢等地的多位地市級醫院管理者參加會議,通過深度思想碰撞,探索新形勢下市級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更多可能。
(資料圖片)
四川省衛生健康委醫政處相關負責同志提出,各市級、縣級醫院要以體制機制改革為機遇,以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建設為路徑,通過建立縣、鄉、村一體化體系,打破碎片化的無序競爭。同時,他對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提出了三點建議:一要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執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發展方向,把黨的領導貫穿于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全環節。二要提升醫療質量和醫療水平。深入貫徹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全面提升醫療質量的行動計劃,充分發揮市級公立醫院健康“守門人”的作用,爭創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加強專科建設,推進醫學創新。三要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聚焦患者就醫體驗難點堵點問題,深入開展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主題活動,以病人為中心,提供模式更連續、服務更高效、環境更舒適、態度更體貼的醫療服務,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黨委書記徐勇表示,市級公立醫院是各地醫療衛生機構的重要力量,代表著當地的醫療衛生水平。但在高質量發展和深化醫改的過程中,市級醫院也面臨著很多困惑,上有省級醫院的“擠壓”,下有縣級醫院的蓬勃發展,財政支持相對不足,人才吸引困難。面對發展挑戰和發展機遇,如何探索差異化的發展路徑,從“夾心層”中突圍,是市級醫院必須解答的課題。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院長江涌做了“信息化建設促進服務能力提升”的主題分享。他提到,促進醫院高質量發展,既要加快內涵建設,大力引進人才,還要加強醫院的信息化、標準化建設,實現優質醫療資源的擴容和下沉。
遂寧市中心醫院醫療集團理事長陳擁軍做了“醫療建筑流程、功能和舒適性的設計思考”的主題分享。他認為,醫療建筑設計要以病人為中心,融入區域的自然風貌、地域的文化傳統,傳承醫院的歷史,延續醫院的特色,提升患者的就醫體驗。
廣元市中心醫院黨委書記石平就“精細化運行管理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做了分享。他從拓寬醫保管理模式、引進專科人才、開展新技術、落實成本控制等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
主題討論——
自貢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姜曉燕:醫院從技術、人才、能力等方面著手,重點打造優勢學科、重點專科。醫院跟鐘南山院士團隊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緊密合作,建立機制,用好人才。
攀枝花學院附屬醫院黨委書記田巨龍:醫院發展主要集中于三個方面,一是做品牌,將有特色的科室打造成品牌;二是做特色,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做強一批特色科室和創新科室;三是做整合,將關聯學科整合為一個中心,為患者看病就醫提供便利。
成都市第七人民醫院院長李昌林:學科發展,人才是第一要素。不僅要善于引進人才,還要重視人才、尊重人才,讓其有用武之地。為留住人才,則必須為其提供更多的學習交流平臺。
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副院長羅俊:為解決“夾心層”“空心層”問題,醫院從戰略規劃和頂層設計入手,打造人才成長的生態圈,建好資源整合的“朋友圈”,通過壓力、動力和能力賦能,讓人人都能成才。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呂沐瀚:推動國談藥真正落地,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內部而言,國談藥引進醫院需要有一個觸發機制,進醫院后則需要推動合理用藥;外部而言,重點是解決醫保付費的問題,并給予合理用藥、優質用藥的醫院更多政策傾斜。
樂山市人民醫院副院長魏茂剛:提升臨床醫師和藥師的專業知識,嚴格執行臨床路徑,是保障合理用藥的關鍵。同時,還要做好醫德醫風、績效考核等的管理。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廣安醫院副院長羅海全:要明確目標,扎實落實,取得實效。要打破醫、技、護、管績效考核體系,為推動合理用藥提供支撐。要推行藥患同行,全生命周期保障患者用藥安全。
內江市中醫醫院副院長楊梅:醫院通過完善藥事管理委員會相關制度,規范用藥目錄遴選和藥品采購供應等工作,嚴格控制藥占比,全面提升臨床合理用藥水平。同時,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用藥行為的監管效率和效果,保障臨床用藥安全。
文:喻文蘇
原標題:《推動市級醫院變“夾心層”為“中堅層”》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