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證監會公布了《2023年第三批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抽查抽簽情況》,在2023年6月30日前受理的225家首發企業中,11家公司被抽中,證監會將對其信息披露質量及中介機構執業質量進行檢查。
這是年內公布的第三批現場檢查名單。
今年1月和4月前兩批名單先后出爐,合計有6家企業“中簽”,其中,浙江羊絨世家服飾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撤回材料。更早些時候——2022年全年,監管層進行了四批現場檢查,共有34家“中簽”,目前已有16家IPO終止。
(資料圖)
當下,2023年以來被抽中的剩余16家企業將何去何從,引發了市場廣泛關注。
據統計,此次被抽中現場檢查的11家企業中,4家申報了創業板、2家申報科創板,3家申報滬市主板,2家申報深市主板。中介機構方面,11家企業由9家券商保薦,其中安信證券和中信建投各保薦2家,海通證券、國金證券、民生證券、天風證券、申萬宏源證券、國元證券和國泰君安分別保薦1家。
從行業分布來看,超半數企業來自制造業。包括德奧裝備、中鼎恒盛2家來自“通用設備制造業”,圖特精密、國宏工具2家為“金屬制造業”,卓誼生物、黃山谷捷和興福電子分別來自“醫藥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和“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剩下企業中,海電運維、河南規劃總院兩家來自專業技術服務業,春暉能源、豐倍生物分別來自“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以及“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
從募集資金規模來看,興福電子、中鼎恒盛、卓誼生物、豐倍生物四家公司擬募資規模超過10億元,其中興福電子最高,達到15億元;而國宏工具、德奧裝備兩家公司擬募集資金則低于5億元,其中國宏工具最低,為3.67億元。
從財務數據上看,11家企業2022年營收規模在2.41億至17.09億元不等,扣非凈利潤規模在5173.78萬元至16319.18萬元不等,其中春暉能源、興福電子、豐倍生物三家公司2022年扣非凈利潤過億。剩余8家公司2022年扣非凈利潤雖在億元以下,但也均超過五千萬。
凈利潤規模最大的莫過于沖擊滬市主板的春暉能源,其是一家集垃圾、污泥、生物質等固體廢物處置于一體進行可再生資源利用,以熱電聯產方式生產和供應清潔能源的企業。2020年、2021年、2022年營收分別為3.3億元、4.71億元、6.03億元;同期對應的扣非凈利潤分別為6909.1萬元、1.43億元和1.63億元。
營業收入規模最大的則是豐倍生物,是一家廢棄資源綜合利用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2020年、2021年、2022年,豐倍生物分別實現營業收入7.89億元、12.95億元、17.08億元;實現扣非凈利潤0.46億元、1.07億元、1.36億元。
業績規模最小的是國宏工具,其主要從事超高精密數控刀具和集成電路封裝楔形劈刀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31億元、2.96億元及3.47億元;扣非凈利潤1990.17萬元、3862.18萬元及5173.78萬元。
11家企業中,僅卓誼生物在2022年出現業績下滑,其他企業報告期內整體業績為增長態勢。卓誼生物主營人用狂犬病疫苗,2020-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3.06億元、4.16億元、5.3億元;但對應扣非凈利潤卻分別為1.16億元、1.05億元、8701.1萬元,呈現逐年下降的態勢。
對于公司近年來凈利走低的情況,卓誼生物在招股書中總結為銷售費用、研發費用增長,以及排產計劃導致資產減值損失增加。
目前,這11家企業中已有4家進入首輪問詢階段,但問詢內容并未公開。不過從市場關注度來看,部分企業的成色遭到質疑。比如卓誼生物產能利用率低卻急于擴產,國宏工具除了業績規模較小外,還被指出應收賬款占比過高,存在流動性問題等。
據招股書顯示,卓誼生物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9.9%、71.58%和63.83%,連續三年持續下跌。但此次IPO上市,卓誼生物計劃募集資金10億元,用于擴大產能,其中擬向人用狂犬疫苗智能化生產車間項目投入8億元資金,占全部募資比例達到80%。
而國宏工具各報告期期末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11278.73萬元、14760.51萬元和16907.64萬元,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48.07%、56.42%和52.55%;占當期營收的比例分別為48.78%、49.88%、48.74%。
目前,前述11家被抽中的企業將何去何從尚不得而知。但從以往現場檢查的經歷來看,監管層的現場檢查經常引發申報企業大批量撤退,這也是近年來現場檢查頻繁引發市場關注的原因。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2021年至2022年,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和交易所合計進行了9輪現場檢查抽查,合計抽查約80家IPO企業,其中超過40家企業終止了審核,項目撤回率超過50%。其中2022年四次現場檢查引發的“撤單率”為47%。
今年第一批被抽中現場檢查的5家企業中,浙江羊絨世家服飾股份有限公司也于2月26日終止審查。第二批僅抽中長春海譜潤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家,目前尚在正常審核過程中。
“現場督導、現場檢查的總邏輯,是在審核中發現書面問詢不能解決的問題,初步審核過程中有造假嫌疑,或者在審核過程中不是非常配合的,監管人員需通過現場了解具體情況。所以當發出督導通知或者現場檢查的時候,部分心虛的企業就主動撤了。”一名資深市場人士表示,“也有部分企業還和以前核準制一樣,存在占位的思想,想申報之后慢慢整改,但監管層肯定會加大審核力度,打擊這種‘占位’的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面注冊制背景下,交易所對于部分中介機構撤否率較高的情況也引起重視,尤其是對現場檢查、現場督導后撤回的項目。
1月17日,深交所網站連下三則罰單,直指由民生證券保薦的穗晶光電創業板IPO項目。早前,穗晶光電向深交所撤回發行上市申請后,證監會對其開展了現場檢查,發現多項違規情形。
今年2月17日,深交所發布《關于進一步督促會員提升保薦業務執業質量的通知》,旨在對注冊制下IPO保薦業務執業質量較低、內控風險較大的保薦機構,實施現場督導、專項自查的差異化監管安排。
根據規定,當保薦人人均保薦項目數居前二十,且項目撤否率超過60%的,深交所對其保薦的IPO項目按50%以上的比例抽取實施現場督導,項目撤否率在40%至60%之間和30%至40%之間的,按30%及5%以上比例抽取實施現場督導。
根據深交所近日向保薦機構發布的上市審核動態,首次啟動差異化監管安排的時間被定為8月17日。
上交所也發布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上市審核規則適用指引第3號——現場督導》文件,對于“一督即撤”的保薦人、獨立財務顧問等主體,后續將視情況實施現場督導。同時,對于督導組進場后撤回的項目,將繼續完成現場督導。
開源證券副總裁兼研究所所長孫金鉅認為,全面注冊制的實施將進一步提升券商的服務質量,監管機構將進一步壓實壓嚴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從而倒逼券商加強內控管理、提高服務質量。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