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完成高達87%債權人支持的融創中國,意外地又更新了一版債務重組方案。
6月13日,融創發布公告,強制可轉債的轉股價格被降低,同時提高了強制可轉債的限額。
(相關資料圖)
這一舉動意圖將更多債權人變為股東,同時降低了轉股價,讓股東更加能夠接受。對于這一變化,融創方面向外界釋放的信息是,這次的調整主要基于近期市場的波動。
融創已經公開宣布其境外債重組方案已獲得約87%債權人支持,將在年內完成必要的法律程序后正式落地執行。
在獲得如此高的通過率后,融創為何還要選擇降低轉股價?
匯生國際融資總裁黃立沖分析:“融創的股價一路下跌,未來可能還有下跌的可能性,如果還保持這么高的轉股價,難免會有投資人不滿。”
在股價下滑期間,如果還保持著高轉股價確實對債權人不利,而這些債權人中,有一個非常大的債主,孫宏斌。
從上一版重組協議來看,重組支持協議中規定了協議失效的條件,其中一條是:“計劃并未于計劃會議上獲計劃債權人的必要大多數最終批準。”
“變數應該沒有,”一位投資人士對《鳳凰WEEKLY地產》稱,“從財務角度,這樣可以刺激更多債權人轉股、降低負債、增加凈資產。”
根據融創發布的公告,強制可轉換債券頭部轉股價由每股10港元降低至6港元,強制可轉換債券最低轉股價由每股4.58港元降低至每股4港元,融創服務最低換股價由每股17港元降低至13.5港元。
關于強制可轉債券的17.5億美元限額調整增至不超過22億美元,及在其他情況下可全權決定在計劃債權人選擇強制可轉債總金額超過該限額的情況下調增相關限額。
另外,債權人小組若干成員已就修訂協議以本公司為受益人簽署了一份承諾函或提供其他書面函,其中包括,確認截至承諾函日期其愿意選擇總額不少于8億美元(約占債權人小組現有債券總額的25%)的強制可轉換債券作為其在計劃下的部分對價選擇。
根據此前的債務重組計劃,頭部轉股總額不超過MCB總額的25%,而總額調整至22億美元,頭部可轉的額度就變成了5.5億美元,轉股價則變成了6港元/股。
而其他兩種強制轉股方式分別是以時間為劃分的周年轉股和以股價為觸發條件的觸發轉股。
前者的轉股價為90個交易日的VWAP(成交量加權平均價),但不低于每股4.58港元,后者觸發條件的最低限度為當90個交易日VWAP達到每股12港元。
盡管此次將最低轉股價由每股4.58港元調低至4港元,但從融創復牌之后,股價就一路走低,目前每股價格僅為1.43港元。
至于為何融創在此前已經獲得了87%的債權人支持后仍然選擇調低轉股價,一位房企資金人士告訴《鳳凰WEEKLY地產》:“類似A股的可轉債價格下修,更有利于投資人(債權人),融創應該是想吸引更多的債權人同意。”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則表示:“調低轉股價是有利于債權人,一方面是臨近半年末,房企償債壓力加大,不利于股票市場穩定,調低轉股價可以鞏固債權人的支持,另一方面是雖然此前的方案也得到很大歡迎,但畢竟還有部分債權人沒有認可,對債務重組仍存在一定風險,所以為了盡可能消除不確定性,選擇調低轉股價。”
此前,融創內部人士向《鳳凰WEEKLY地產》表示:“老孫在內部說6月份要實現全面復工。”
而孫宏斌在債務重組說明會上也表示,會盡快帶領融創回歸正常。
但從目前來看,融創還未達到回歸正常的局面。
近期,融創位于上海浦東唐鎮未來金融城項目已經取證,這個項目曾經實現過五開五罄的佳績。
根據融創中國6月5日發布公告,5月集團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77.9億元,合同銷售面積約55.8萬平方米,合同銷售均價約1.4萬元/平方米。
前5月,集團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451.2億元,累計合同銷售面積約337.2萬平方米,合同銷售均價約1.34萬元/平方米。
從銷售上來看,融創仍舊處于下滑的通道,去年同期融創的銷售額為987億元。而今年3月,融創實現了118億的不錯成績,之后銷售額便一路下滑,這也是大部分房企需要面臨的局面。
對融創來說,在盤活存量的前提下,少有增量入市,也是一個難題。融創東南區域內部人士告訴《鳳凰WEEKLY地產》:“現在基本上沒貨了,錢基本上都用在保交樓上了。”
在5月29日,融創中國與綠城中國共同發布公告稱,融創華北將通過重組安排,受讓綠城房地產持有的天津綠城全運村建設開發有限公司51%股權,代價約14.86億元。
業內人士對媒體稱,“股權獨家后,就可以把應收款抵押給銀行貸款出來,用于天津樓盤保交樓項目了。”
融創內部人士表示:“目前還是以保交付為主,復工復產情況還是比較順利。”融創還積極申請保交樓專項借款配套融資,確保項目的建設及交付。
而在債務重組會上,針對境內項目融資,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汪孟德表示,公司絕大部分的項目貸款是正常的,尤其是在核心城市,以及一些與有實力的合作方合作的項目。
據融創官微,今年前5個月,公司累計交付8.2萬套。其中,5月份新增交付約2.1萬套,今年前5個月,融創共交付8.2萬套房子。
大股東提供4億美元的無息貸款,債務重組方案獲得了非常高的通過率,從這些方面看,孫宏斌和他的融創在危機之中展現了這家企業獨特的素質,也是他從聯想、順馳走來仍能做大的原因之一。
但另一方面,孫宏斌所面臨的危機與之前任何一次都不同,過去的經驗再難適用新的困境,現在的情況,可以說步步驚心,所以更需要步步小心。
“融創這個數據肯定是精確計算過的,不會單方面做有利于債權人的事,企業的行為肯定是首要‘利己’。”業內給出了這樣的反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