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科技 > 正文

              世界熱門:10臺除顫器亮相洛陽公共場所 救命神器“救”在身邊

              時間:2023-06-14 19:59:15     來源:掌上洛陽客戶端

              14日,由洛陽市總工會購買的10臺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在車站、機場、市民之家等公共場所正式“上崗”,為廣大市民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市民:設在公共場所,感覺心里很踏實


              (資料圖片)

              洛陽市民之家一樓

              昨日,在洛陽市民之家1樓洛陽市中醫院駐市民之家醫務室門口,印有“AED”標志的自動體外除顫儀被放置于顯眼處。值班醫生梁麗介紹,當患者遭遇心跳驟停,在120救護車趕到之前,AED能為患者爭取時間,帶來生存的希望。需要使用AED時,相關人員可按下按鈕,取出AED,再根據儀器語音提示,配合心肺復蘇急救,按步驟對患者實施搶救。

              “這套AED設備比較智能,使用起來比較方便,它內置了分析軟件,會自動分析患者是否需要電擊。同時機器上還印有現場急救流程圖,一目了然。”梁麗介紹,此前,市民之家部分工作人員已經在市總工會接受了應急救護知識培訓。

              “在網上看過AED救人的新聞,這次在市民之家見到了AED,感覺心里很踏實。”前來辦理業務的市民董先生說。

              救援:除顫搶救,成功率遠大于徒手心肺復蘇

              洛陽交運集團洛陽汽車站服務臺

              AED是一種能夠自動識別異常心律,及時消除室顫,讓心臟竇房結重新開始工作,繼而恢復心跳的便攜急救設備。

              在我國,每年因為心臟性猝死的人數已高達54萬,平均每天1500人,這些事故大部分發生在公共場所。在心臟驟停后的“黃金四分鐘”內,有機會在現場搶救傷員的,往往不是醫護人員,而是現場目擊者或普通社會營救人員。

              洛陽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生命系于千鈞一發,贏得時間意味著留住生命。對心臟性猝死的急救必須爭分奪秒,AED作為一種便攜式的醫療設備,可以被非專業人員用于搶救心源性猝死,不但降低了人工操作的技術準入門檻,還能大幅度提高急救效率和可靠性,同時,使用AED進行除顫搶救,成功率遠大于徒手心肺復蘇。

              “所以,在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配備AED,對于提高職工群眾急救、自救、互救能力,保障職工群眾生命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該負責人說,為此,洛陽市總工會此次購買10臺AED,并根據場所規模、人員情況、設置意愿等條件,投放到機場、車站、體育場、旅游景點等人流密集處。

              支持:洛陽市總工會直屬企業配置,每臺補貼5000元

              洛陽北郊機場候機大樓一樓大廳西服務臺

              “中國船舶七二五所、中鋼洛耐、洛玻集團等相關企業也配置了數臺AED。”洛陽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普遍配置AED設備,市總工會今年擬投入50萬元專項資金購買AED,并對主動配置AED的市總工會直屬企業和市產業工會所屬企業,給予每臺5000元購置經費補貼,加大維護和保障職工健康權益工作力度。上述企業如果打算購買AED,可由企業工會聯系洛陽市總工會權益保障部進行報備、咨詢,購買后留存票據等憑證領取補貼。聯系電話:63341978。

              下一步,洛陽市總工會將繼續加大培訓力度,讓更多職工群眾了解突發心臟驟停等緊急情況下可以利用AED自救互救,確保在遇到突發狀況時能夠第一時間正確使用AED,搶抓心臟驟停“黃金急救四分鐘”,大大提高生命挽救率。(洛報融媒·洛陽網記者 蔣穎穎 文/圖 通訊員 李懷印 任旭東)

              安裝地點:

              1.洛陽機場候機大樓一樓大廳西服務臺

              2.洛陽汽車站服務臺

              3.洛陽市民之家一樓

              4.洛陽體育館籃球館

              5.洛邑古城游客服務中心

              6.洛陽市職工活動中心一樓

              7.洛陽市總工會辦公樓一樓

              8.河南工人龍門療養院健康管理中心大廳

              9.王城公園游客服務中心

              10.易合倉超市(珠江路與濱河北路交叉口)服務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