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年大叔的肆拾年華,感謝你的駐足閱讀,您的關注、點贊、收藏與分享將是激勵我不斷前行的動力。
近日,紹興一男子在朋友圈公開實名舉報妻子被上司以“談工作”的名義帶去參加酒局,并將他的妻子“灌得爛醉如泥,不省人事”。妻子上司及同桌聚餐多人受處分。此事被多家媒體報道轉發后,引起輿論高度關注。
(相關資料圖)
6月2日(星期五)下班后,柯橋區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主任金某被柯橋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潘某以“談工作”的名義,邀請一起與柯橋區公安吃飯,飯局一共9人,從當晚6點多持續到8點多。飯后,潘某與聚餐人員等3人送金某至所住小區樓下大堂,聯系其丈夫接回并致歉后離開。
丈夫余某看到“灌得爛醉如泥,不省人事”的妻子,氣憤不過,通過朋友圈對金某的相關領導和當晚的酒局進行了實名舉報,還附了一張金某側臥睡在沙發上的照片,解釋為“因柯橋紀委的舉報電話晚上無人接聽,故發朋友圈尋求幫助。”
6月3日(星期六),紀委已介入調查處理,并給予金某的領導潘某黨內警告處分,對于其他參與聚餐的公職人員分別給予誡勉、批評教育等問責處理。
檢察機關與公安機關、司法行政機關之間是權力制約和法律監督關系。公安機關具有偵查權,其立案偵查權受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偵查機關逮捕犯罪嫌疑人要提請檢察機關批準,偵查終結要移交檢察機關審查起訴。與此相對應,對于檢察機關的不批準逮捕、不起訴決定,偵查機關可以提出復議、復核。
鑒于以上關系,檢察機關為了解偵查情況和案件具體細節,為以后決定是否逮捕和起訴等,是可以與公安機關商榷相關事宜的。對于事件的處置,官方已有處理結果,一切以官方通報為準,在此不予置評。
鑒于該事件已上了頭條熱榜,對于筆者而言,不想評論事件本身和外延內涵,也不想不去討論網友一度質疑此場飯局將女性人員灌醉的隱性目的。9人飯局且都是從事司法工作,飯局一共持續2個來小時,從點菜上菜到中途客套寒暄到推杯換盞到領導點題總結,兩個小時實在再正常不過了,我更傾向于這只是工作時間以外的一種單純的應酬性飯局,只是女性下屬在飲酒時抹不開面子不喝,不好意思不喝,自身酒量不濟而已。
本文想討論的是職場中女性朋友遇到領導邀酒的此類事情,應該如何處理。作為女性的丈夫或男朋友及其他家屬,應該如何處理。
職場中,單位領導之所以喜歡帶女性下屬參加飯局,主要是有利于保持餐桌禮儀,喝酒和說話都會注意分寸。同時,男人都愛面子,這種情況下,更有利于工作的促成。
此外,女性參加飯局,也有利于展開更多的話題,并且可以使飯局的氣氛變得更加的和諧和活躍。帶女同事因為對方容易接受女孩子的勸酒,而且女孩喝到適當的時候,還可以委婉的拒絕再喝,這些都是女同事的魅力所在,這就是女下屬更多參與飯局的根本原因。
第一,就是要提前讓領導知道,你是個從不喝酒的人。從你上班的第一天開始,就要在公開場合讓你的領導同事清楚地知道,你不能喝酒,而且是一滴酒都不能喝。
第二,就要找各種可以讓領導接受的理由推脫,如今天家里有某件重要事情需要處理,實在抱歉。
第三,是拿丈夫或男朋友當擋箭牌。可以跟領導開玩笑的說,我酒量有限,丈夫或男朋友心眼小,不喜歡我在外與男同事喝酒,他就是一個醋壇子,喜歡跟我發脾氣,曾有過類似事情鬧離婚或提分手,愿意走極端,望領導理解。這個時候,大部分領導會會心一笑,不想惹禍上身,也就不會再強求你參加聚會。
面對領導的喝酒邀請,如果當面拒絕,會讓領導很沒有面子,如果硬著頭皮喝,會對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傷害。
可以先順從答應,再找借口婉轉拒絕。就是先答應領導邀請喝酒的情酒,然后和領導小酌幾杯,以表心意,再說自己因為身體原因,不能過量喝酒,即便領導想繼續和你喝,他也會怕你的身體無法承受,從而主動讓你不要再喝了。這樣一來,你既不得罪領導,又能為自己不喝酒找到一個很合適的借口。
如果領導非要你喝,可以假裝醉酒,再借故離開。假裝小酌一杯,酒局過半,可以說家里有事要提前回去,或者將自己的電話調為響鈴,設一個固定時間,假裝到外面接電話,然后就不回來了,一般領導不會追著你問為什么不回來。
不會拒酒的例子:一位女性朋友剛入職時,領導特別賞識她,就想帶她去喝酒,她直接就回絕了,還跟領導說,我是來工作的,不是來陪酒的,不管誰來我都不喝酒,因為得罪了領導,結果始終未再得到提升的機會。
分享一個故事:單位迎新會上,領導讓新來的女同事喝酒,她說以茶代酒,領導說你這是不給面子,你不喝,我就一直端著。女同事說,你愿意端著就端著,我沒意見。迎新會結束后,這位新同事就被邊緣化了,沒有具體的部門,也沒具體的工作。大家都覺得可惜了,重點大學的畢業生,原本應該有很好的前途,結果因為不給領導面子坐了冷板凳。
女同事說不著急,她還年輕,有的是時間跟他耗下去。幾天后,女同事開始記錄領導的工作流程,比如每天幾天上班,幾天離開單位,下班后去酒店還是去KTV,她都全部記錄了下來。某一天她把記錄本交給領導說,我沒具體的工作,只好跟緊領導的步伐,你看看有什么遺漏沒?領導看完后臉色大變,第二天就給她安排了具體的工作,并且叮囑部門負責人好好培養。
這件事情告訴我們,跟領導做對的代價很大,不過只要你為人正直,找對突破口,即便領導再怎么不喜歡你,也不會在工作上為難你。總結一句話,不要表現得軟弱,你越是強硬,對方越是心虛。
首先說“被灌酒”的當事人金某。此事件中,女干部金某能被提拔為中層領導,相比職場經驗還是很豐富的。可以明確判斷領導到底是別有用心,還是單純為了工作,她或許比誰都清楚。所以,她能去參加酒局,還能讓自己喝“斷片”,只能說相信領導的為人,也知道是一場工作局。只是在當時那個場合,面對領導不得不喝,特別是有一些共事的人,明知道你不能喝酒,卻偏要敬酒,如果不喝,就算看不起他,逼得不得不喝,金某只是無法招架拒絕,不勝酒力而已。
再說作為丈夫的余某,關心妻子之心溢于言表,但處理方式卻過于偏激,極為不妥當。
首先應該在妻子酒醒后,詢問事情經過再做判斷。可以表達自己的擔心與她參加酒局的不滿,自家事自家關起門來說,很好處理。相信妻子知道自己的不滿,會稍加注意和改正的。
其次,應該當場表達不滿而不是事后舉報。妻子金某的領導潘某與聚餐人員等3人送金某至所住小區樓下大堂,是聯系他接回并致歉后離開。兩個小時的飯局再正常不過,且領導已知道你妻子不勝酒力且道歉了,還是與其他人共同送回的。如果仍不滿意,完全可以當場表達不滿,相信領導再也不會讓他妻子喝多了。
更大的可能是,妻子金某能提拔到中層,應該經常參加這類應酬,作為丈夫肯定是不厭其煩,心眼小,怕妻子被人占便宜,從而一不做二不休,為永決后患,從而不顧后果任性為之,甚至是刻意為之。
其實,丈夫余某完全可以理性一些。在第二天,找到妻子的領導潘某在其辦公室委婉地表達自己的不滿,就說昨天還有其他單位人在,不方便說。然后跟領導直說,不喜歡自己妻子參加這樣的場合,對妻子醉酒很擔心,相信作為領導的一定不會再讓女下屬喝醉。
相信夫妻兩人吵架已不可避免。從妻子領導潘某“這是誤會,對方已經刪除了這條朋友圈動態,不存在灌酒這一情況”,可以看出這可能的確是一場誤會。從金某丈夫把朋友圈刪除了,就可以知道,妻子是不滿意丈夫進行舉報的。
妻子也有自己的生活圈,丈夫這樣做無疑會讓妻子得罪了領導,得罪了與工作中常打交道的戰友,實質上是毀了自己老婆的政治前程,讓其日后在這個單位很難立足。領導和同事們怎么看她?讓她如何自處?孤立遠離是必然,也可以預見這個女干部的從政之路會就此結束。
其實,我想說,同事之間聚餐不是很正常嗎?估計是因為女同事醉了,所以八點多就倉促結束飯局了,要是占便宜就半夜送回來了。這個丈夫過于著急,應該等妻子清醒過來問清楚在做處理不遲。酒量不行不懂拒絕,硬討好領導,也是有自身原因的。在沒有證據的前提下,胡亂舉報,發信息曝光,真的明智嗎?
各位友友,你們怎么看?你們支持事件中丈夫的做法嗎?歡迎留言討論。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