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輕點鼠標,數公里外的易淹水點實時監控畫面“躍然屏上”;短短數秒,最新的預警信息即可送達防汛一線……今年,南京市江寧區城建局堅持科技賦能,對城區防汛指揮中心智慧系統進行升級,通過“技防、人防、物防”多管齊下,筑牢城防“安全堤壩”。
據悉,江寧城區防汛區域包含東山城區、開發區、高新園等區域約285平方公里的建成區部分,涉及260余條道路、300余個小區。城區防汛責任區域面廣量大,涉及板塊眾多,如何高效調度各板塊的防汛力量?精準、高效開展防汛搶險工作?“今年,我們局對城區防汛指揮中心智慧系統進行升級,運用視頻監控、大數據分析等科技手段,進一步提高城市風險預報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區城區防汛管理所相關負責人介紹,新升級的系統包含城區道路積水監測、河道水情監測、排澇泵車監視系統、防汛無人機系統四個模塊,可以實現積水數據采集、道路實時監控、水位視頻前端融合、積水自動預警、移動端推送,實現城區防汛實時監測、及時處置。
在借助科技手段,提升城區防汛智慧化程度,提高險情處置效率的同時,我區還扎實開展隱患排查、防汛物資儲備等工作,進一步加固城區防汛堤壩。據悉,自去年汛期后,區城建局及時督促城防各責任單位對各自責任范圍內的小區、道路、圩堤等各領域存在的城防隱患進行認真排查,合計排查積淹水點36處,目前大部分已基本整改到位。同時,該局還牽頭28家城防成員單位組建了140余支、12513人的城區防汛隊伍。各責任單位已完成對組建防汛搶險應急隊伍必要的技術培訓和搶險訓練,進入汛期后,已經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確保遇到突發險情能第一時間趕到、第一時間處置。
進入汛期后,城區防汛區域內各責任單位進一步加大對轄區沿線道路、雨水管道、排澇設施、圩堤等重點區域的排查力度,并組織城區防汛隊伍開展多輪實戰搶險演練,對搶險工作中的要點進行強化,進一步提升搶險處置能力。與此同時,我區加強防汛物資保障。截至目前,城防各責任單位已準備救生衣、阻水板、編織袋、木材、皮劃艇等各類物資,全力確保防汛應急物資“數量充足、布局合理、調運快捷”。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 編輯:萬金 通訊員:江寧融媒)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