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6月10日是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了讓非遺文化走近群眾、融入生活,6月6日,淮南市淮濱街道淮河路社區舉行“非遺文化進社區匠心傳承守初心”活動,通過群眾的親身體驗,幫助大家了解非遺、學習非遺、愛上非遺。
非遺傳承人走進社區,為大家送來非遺文化(央廣網發 孫景芳 攝)
一把普通的剪刀,一張鮮紅的宣紙,在剪紙藝術家、安徽民間文化優秀傳承人周琴的巧手上,剪隨心走、心隨意連,鉸剪刻紙時發出的“沙沙”聲響,像一首美妙的樂曲。在剪刀翻飛間、巧手撥動下,一幅幅精美的剪紙作品就誕生了,或山川水流渾然天成,或花鳥魚蟲栩栩如生,大家在驚嘆的同時,感受到剪紙這種古老民間藝術的質樸與生動。
剪隨心走、心隨意連,在剪刀翻飛間,巧手撥動下,一幅幅精美的剪紙作品就誕生了(央廣網發 孫景芳 攝)
大家在驚嘆的同時,感受到剪紙這種古老民間藝術的質樸與生動(央廣網發 孫景芳 攝)
家圍著十余件紫金石線刻作品嘖嘖稱奇(央廣網發 孫景芳 攝)
在現場,大家還圍著十余件紫金石線刻作品嘖嘖稱奇。在不足10厘米見方的紫金石上竟然雕刻著百余字,字體俊秀華美,讓人賞心悅目。市級線刻非遺傳承人張華君介紹說,線刻是一種古老的雕刻技藝,是用工具在石、木、金屬、貝殼等硬質器物上以線條的形式刻畫圖形的工藝。他潛心筆耕紫金40余載,形成了自己在紫金石線刻非遺文化獨特的技藝。
一顆匠心、一份傳承。近距離欣賞傳統手工藝品,讓群眾多視角、全方位、深層次地體驗非遺文化的魅力,深切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推動了非遺融入群眾生活,營造淮南濃厚非遺文化氛圍。(孫景芳)走、心隨意連,在剪刀翻飛間,巧手撥動下,一幅幅精美的剪紙作品就誕生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