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頭條 > 正文

              華為Mate 60 Pro體驗:信號通吃5G,配置不落伍

              時間:2023-08-30 22:04:03     來源:雷科技

              2023年8月29日下午12點08分,華為在微博宣布推出“HUAWEI Mate 60 Pro先鋒計劃”,并在華為商城正式上線了全新的華為Mate 60 Pro手機,共有雅川青、白沙銀、南糯紫、雅丹黑四款配色,其中12GB+512GB的版本定價6999元。根據華為商城說明,Mate 60 Pro將在30日上午10點08分、下午6點08分開啟訂金預售,同時部分華為線下門店也開放訂單。

              但根據現場媒體分享,深圳大多數門店現貨庫存早已被激動的消費者一掃而空,有些門店的預約排號更是突破了3位數。其實大家如此捧場的原因也非常簡單——在長達兩年半的等待后,華為終于帶著麒麟芯片和5G網絡,又一次光榮且驕傲地來到大家面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圖片來源:雷科技

              而小雷也想盡辦法買到了這臺來之不易的Mate 60 Pro,并為大家帶來了快速上手的分享,讓大家可以對Mate 60 Pro有更詳盡的了解。當然,接下來我們也會帶來關于Mate 60 Pro的詳細評測,讓大家一睹“2023年最驚喜里程碑”的真正實力。

              另辟蹊徑的機身結構

              盡管華為Mate 60 Pro的重量來到225g,但將Mate 60 Pro拿在手里卻沒有任何墜手的感覺。纖薄的機身、圓潤流暢的側邊過渡甚至為手機帶來了一絲“小屏手機”的錯覺。但79mm的寬度依舊提醒著用戶Mate 60 Pro是一臺6.82英寸的大手機——小雷的手本身就大,但拿慣了Nothing Phone的我依舊覺得Mate 60 Pro是一臺有些寬的手機。

              作為華為Mate 60 Pro設計的其中一個亮點,Mate 60 Pro采用了一個在主流手機市場消失已久的設計方案:Mate 60 Pro沒有采用常規“玻璃-金屬中框-玻璃”的三明治結構,而采用了更為復雜的“嵌套”設計。

              圖片來源:雷科技

              華為將這套方案稱為玄武架構,具體來說:華為Mate 60 Pro屏幕正面是一片完整的第二代昆侖玻璃,但中框和后蓋是一個表面噴砂的金屬整體。在沒有拆機的情況下,我們無法確認這個中框采用的是一體切割還是其他工藝。由于金屬后蓋會阻擋無線充電,所以Mate 60 Pro將無線充電線圈等組件安放在了一體中框的外部。

              圖片來源:華為

              此外,一體中框的上半部分也為Mate 60 Pro的鏡頭模組開了固定用的孔位。最后則是一片經過精確切割,與后蓋下半部分嚴絲合縫的超?耐?用錦纖材質蓋板。

              圖片來源:雷科技

              可能有人會覺得這個無線充電線圈“外置”的結構與Google Pixel 5有些相似,但兩者其實采用了兩種不同的設計方案,為了減少公差,Pixel 5實在金屬后中開孔為無線充電線圈留空,并通過填充噴漆的方式將線圈藏起來。這導致Pixel 5在長期使用后會出現后蓋塌陷的情況。

              而華為Mate 60 Pro的做法對“蓋板”的加工工藝有更精確的要求,同時也能提供更好的跌落抗性,同時“蓋板”在長期使用后也不會出現中心塌陷的情況,畢竟所謂的“蓋板”作用僅僅是一個“裝飾片”,并不影響手機結構的完整性。

              換句話說,即使華為Mate 60 Pro背板摸起來和手感和玻璃類似,Mate 60 Pro的“堅固”程度依舊達到了過去全金屬中框、后蓋手機的水平。

              此外,中框與后蓋一體的結構也能簡化手機結構,不僅可以有效壓縮華為Mate 60 Pro的機身厚度,更可以通過倒裝的方式,在Mate 60 Pro有限的機身空間中留出一個“從頭到腳”貫穿手機的均熱空間,讓Mate 60 Pro可以塞下一片面積驚人的“全機均熱板”,從而為手機性能釋放留足散熱空間。

              圖片來源:雷科技

              不過為了保證華為“信號”的金字招牌,雖然華為完全可以在Mate 60 Pro的“裝飾片”下方設置無線收發天線、打造精致的無斷點中框,Mate 60 Pro依舊選擇了中框斷點的天線方案,為Mate 60 Pro打造驚人的信號質量。

              而且這片摸起來很像玻璃、但重量輕不少的錦纖材質蓋板,在對光的情況下還能看到精致的紋理,有效平衡了金屬機身單薄的觀感,讓華為Mate 60 Pro看起來更加精致。

              圖片來源:雷科技

              從華為網站的圖片來看,華為Mate 60 Pro的后蓋與相機鏡頭模塊的蓋板似乎是一個整體,這樣的設計從一定程度緩解了Mate 60 Pro背面攝像頭模組的突起。超廣角、廣角和長焦鏡頭分別位于手機背面攝像頭模組的下方、左側、右側,頂部為雙色LED補光模組、中間則是華為XMAGE品牌標識。

              圖片來源:雷科技

              從個人感覺來說,我認為華為Mate 60 Pro攝像頭模組中間的設計似乎有些過于簡單了。盡管相機模塊中心的淡綠色區域有亮片珠光效果作為點綴,但直接在中間放一個XMAGE圖標似乎有些單調。

              說完背面我們來看看華為Mate 60 Pro的正面。就個人感覺來說,我認為Mate 60 Pro正面設計比已經十分優秀的背面更加出彩。

              不可否認,華為Mate 60 Pro金屬中框和正面第二代昆侖玻璃的銜接還有改進空間,盡管Mate 60 Pro采用的是四曲面玻璃設計,但從屏幕到邊框依舊有明顯的落差感。不過值得一提的是,Mate 60 Pro的四曲面玻璃沒有像過去的產品那樣采用大曲率設計,反而用的低曲率過渡設計。

              雖然說這種設計會讓Mate 60 Pro的邊框看起來有些粗,但也絲毫不會影響Mate 60 Pro這種四邊等窄屏幕的顯示效果。作為直屏愛好者的我對Mate 60 Pro的屏幕表示非常滿意。

              圖片來源:雷科技

              華為Mate 60 Pro當然也采用了屏下指紋識別技術,但可惜的是Mate 60 Pro采用的依舊是短焦指紋方案。而短焦指紋遇上79mm寬的機身,讓Mate 60 Pro在指紋解鎖體驗上扣了些許分數,好在Mate 60 Pro也提供了3D面部解鎖的方案——Mate 60 Pro同時支持3D人臉解鎖和屏下指紋解鎖,整體方案和早年間的Mate 30 Pro屏下指紋版一致。

              得益于新的傳感器,Mate 60 Pro還支持AI隔空操控、智感支付、注視不熄屏等智慧功能。如果你不喜歡屏幕有三個打孔,Mate 60 Pro也可以在設置中將其隱藏。

              振奮人心的硬件配置

              盡管在ADB cpuinfo輸出結果中,華為隱藏了關于手機CPU方面的信息,但從軟件抓取情況來看,華為Mate 60 Pro采用的應該是麒麟9000s配合Maleoon910的方案,搭配12GB內存與512GB存儲空間。雖然目前在華為商城僅有12GB+512GB這一個版本,但根據產品介紹,華為后續還將推出256GB和1TB存儲空間版本的Mate 60 Pro,另外Mate 60 Pro也支持NM記憶卡拓展。

              華為Mate 60 Pro采用了6.82英寸FHD+ 120HzLTPO屏幕,具體分辨率為2720×1260 ,同時支持1-120Hz自適應刷新率,面板來自京東方,峰值亮度提升至2000nits,同時支持高頻PWM調光。

              盡管機身只有8.1mm厚,華為依舊在Mate 60 Pro里塞入了一塊5000mAh(額定4900mAh)的電池,支持最高88W有線快充、50W無線快充和20W反向快充。值得注意的是,Mate 60 Pro的USB-C接口只是USB 3.1Gen1,不過隨附的數據線僅支持USB 2.0,如果想在轉移資料時獲得更快的速度,可以另外準備支持3.1Gen1的數據線。

              當然了,小雷也明白大家為何如此關注華為Mate 60 Pro——因為在Mate 60 Pro上,我們真正體驗到了什么叫“4G+鴻蒙>5G”。

              首先我們說一個壞消息:華為Mate 60 Pro目前確實不會在狀態欄上顯示自己用的是5G信號,泰爾網測里的小區類型依舊是所謂的“LTE”,測速圖標更是直接標注的“3G”。

              但好消息是,這個“3G”在網絡測試中跑出了下行311Mbps、上行56Mbps的離譜成績。要知道大多數情況下的4G網絡都無法跑到100Mbps或更高的成績,甚至iPhone 14 Pro在同一地點同時測試,也只有173Mbps的成績。

              用“申遺經典”《讓子彈飛》中的一句話來總結的話,那就是:

              這**是3G?

              除了所謂的“3G”網絡之外,華為Mate 60 Pro也支持中國電信的衛星通話業務。只要辦理了中國電信的相關套餐,就可以直接使用Mate 60 Pro撥打衛星電話。雖然小雷沒舍得辦理這個1000元一年的通話套餐,但也簡單體驗了Mate 60 Pro的搜星過程:

              第一次使用前,我們需要根據屏幕提示對華為Mate 60 Pro進行相關校準,隨后手機會關閉其他網絡服務進入搜星模式。此時用戶最好站在開闊且無建筑、樹木遮擋的地方。搜索到衛星后,屏幕上會標記衛星的相對角度,我們只需要轉身使衛星在屏幕顯示的綠色區域內,并抬起手機,手機就會自動完成相關操作,響應非常迅速。

              圖片來源:雷科技

              不同于只能通過衛星發送特定文字短信的iPhone,可以自由撥打電話的華為Mate 60 Pro在功能上顯然更加強大。

              除了網絡,相信大家對Mate 60 Pro中麒麟9000s的性能表現也非常好奇。由于時間關系,小雷只用華為Mate 60 Pro運行了兩個基準測試,其中3D Mark WildLife Extreme測試結果為1526分,安兔兔測試結果為658280分。這個性能表現確實有些不盡如人意,但考慮到這只是Mate 60 Pro的前期固件,后期系統更新后表現肯定會有所改善。

              圖片來源:雷科技

              相機方面,華為采用了經典的三攝像頭方案,三顆攝像頭分別為5000萬像素超光變攝像頭、1200萬像素超廣角攝像頭和4800萬像素超微距長焦攝像頭。雖然曝光取向有些偏暗,“電子”處理的味道也很強,但并沒有出現其他手機常見的AI痕跡,細節雖然銳化痕跡,但不會憑空出現噪點等干擾,細節非常干凈。

              圖片來源:雷科技

              圖片來源:雷科技

              圖片來源:雷科技

              它標志著中國手機的新時代

              以上就是簡單上手華為Mate 60 Pro,小雷想和大家分享的一些細節了,其實在影像、性能、散熱、快充方面,Mate 60 Pro還有很多可以挖掘的空間,但考慮到當前Mate 60 Pro運行的還是早期的固件版本,后續還有不少提升的空間,所以這里并不想太早對Mate 60 Pro的表現蓋棺定論。在這里,小雷其實更想聊聊我對華為Mate 60 Pro的一些“感想”。

              從外觀設計到功能測試,Mate 60 Pro都有著可圈可點的表現,特別是在網速測試中,華為以一種強盛的姿態,宣告了自己的回歸。雖然,在性能、影像等方面并沒有驚人的表現,但是作為一款近乎完全“國產”的智能手機,Mate 60 Pro的表現已經足以讓人驚訝,甚至感到不可思議。

              對于華為來說,Mate 60 Pro是一款真正的劃時代產品,不僅宣告著華為的回歸,同時體現著中國制造的全新水平,一個新的時代,即將到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