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頭條 > 正文

              印花稅減半征收釋放了什么信號

              時間:2023-08-29 10:18:01     來源:鄭州日報


              (資料圖)

              日前,證券市場重磅利好政策齊發。

              先是財政部、稅務總局決定印花稅減半征收,證監會隨后發布一系列政策舉措,包括統籌一二級市場平衡,階段性收緊IPO節奏、再融資監管安排,進一步規范股份減持行為,證券交易所調降融資保證金比例等。

              一般而言,降低印花稅,將直接減少投資者交易成本,有利于提升投資者交投意愿和積極性,進而提升市場流動性,提升證券交易市場活躍度。從歷史實踐來看,以往歷次下調印花稅,均對市場形成了很好的短期提振效果。2008年4月,印花稅下調提振上證綜指大漲9.29%;2008年9月,印花稅改為單邊征收,再度提振上證綜指大漲9.45%。

              階段性收緊IPO節奏和再融資監管安排,有助于減少上市公司融資對資本市場資金的需求;進一步以明確指標規范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減持情形,則將進一步壓縮上市公司減持對資本市場需求的規模,有利于A股資本市場的生態健康。

              在兩大因素的共同擠壓之下,“剩余”出來的資金也將在A股和其他領域尋求新的投資機會。即便只有其中一部分資金流入資本市場,也將有助于修復和提振資本市場,并通過鏈式帶動方式,擴大資本市場實際蓄水規模。

              這樣的政策組合,有經濟學家認為,“預計會對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市場走勢形成正面的推動,推動市場大幅反彈”。也有經濟學家展望說,“一系列政策利好支持穩定市場,市場信心有望恢復”。

              此前資本市場表現不佳、缺乏信心,根本原因是投資者對實體經濟表現“體感”不及預期,而A股作為實體經濟的“晴雨表”也難以獨善其身。要想真正讓資本市場行穩致遠,實體經濟健康發展和向好向優才是關鍵。值得注意的是,以往歷次印花稅下調,對市場帶來的短期提振效果十分顯著。而從中長期來看,具備較大投資空間和投資價值的企業仍需要回歸基本面,更多投資者也要有錢可賺。如果要將政策帶來的“短期暖意”拉長,進而構建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相互賦能的良性生態,還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

              其一,持續完善法治化體系和注冊制,引導資本市場進一步規范和持續健康發展,并加強市場對資本市場要素分配的核心作用,通過“優勝劣汰”促進實體經濟向好向優發展。

              其二,通過上市公司分紅、回購制度和其他相關政策安排,讓更多A股投資者在資本市場有錢可掙,進而帶動羊群效應的形成,牽引更多資金走進資本市場。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