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頭條 > 正文

              打造一流的數字金融生態圈,未來三年青島要這樣干

              時間:2023-08-24 22:22:04     來源:觀海新聞


              (資料圖片)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24日訊 日前,市地方金融監管局聯合人民銀行青島市分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青島監管局和青島證監局制定印發了《青島市數字金融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明確青島市將聚集數字金融機構、人才、資金等要素資源,力爭到2025年,建設5個數字金融集聚區,數字金融生態圈企業達到200家。

              根據《方案》,三年內我市將圍繞數字金融產業生態建設、賦能實體經濟及防范風險等7項重點工作任務實施25項舉措,打造一流的數字金融生態圈,加快建設金融科技中心。

              《方案》提出,推進數字金融創新試點。深化數字人民幣試點,拓展批發零售、餐飲文旅、公共交通、教育醫療、政務繳費、財政收支“六大場景”,聚焦跨境支付、便民利民、資金管理、綠色低碳、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推出一批首創性應用模式。實施金融數字化轉型提升工程,深化金融科技多向賦能,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金融數字化轉型標桿應用。

              《方案》提出,集聚數字金融產業,推動持牌金融機構在我市設立數字金融項目,發揮持牌金融機構帶動作用和示范效應,孵化一批數字金融“專精特新”企業。打造數字金融特色園區,支持金家嶺金融聚集區、香港中路現代金融集聚區、青島數字經濟產業園、唐島灣金融科技創新區、市北區新金融產業園等區域聚集數字金融產業,提升對數字金融的綜合服務能力。

              《方案》提出,筑牢數字金融發展基礎。加強數字金融基礎能力建設,提升網絡健壯性和服務能力。強化數據能力建設,推動全市跨機構、跨行業數據資源向金融機構有序共享,拓展數據應用綜合場景。提升數字化經營能力,健全試錯容錯、創新激勵、風險補償機制,打造安全與效率并重的敏捷化創新體系。強化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資本市場各領域的落實實施,促進業務拓展、風險風控等數字化發展。

              《方案》提出,提升數字金融服務經濟社會能力。賦能鄉村振興,打造數據驅動的涉農領域數字信貸產品,豐富智慧種養、食品安全、生態旅游、人居環境整治等智慧農村場景的金融應用。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積極創新多元化數字金融產品和服務,助力綠色城市建設發展。發展數字普惠金融,支持金融機構加強與公共數據與征信數據融合創新,紓解銀行與普惠群體間信息不對稱問題,打造更多功能豐富、交互智能、安全高效的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助力重點產業鏈發展,推動金融與工業互聯網平臺深度融合,建立數據互信機制,引導金融機構提升跨部門、跨行業數據綜合利用水平,打造差異化、場景化、智能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提升財富管理水平,鼓勵財富管理機構應用數字化手段,實現千人千面的全渠道經營。優化跨境金融服務,建立政府、銀行、保險公司、企業之間的數據共享核驗機制,打造便捷高效跨境融資產品,提升外貿企業融資便利度。強化金融無障礙服務,讓老年人、殘障人士、少數民族等群體敢用、會用、想用數字金融服務。

              《方案》提出,增強數字金融風險防控能力。強化數字化監管,提升數字化風險防控,筑牢銀行賬戶風險防控防線,推動風險管理從“人防”向“技防”“智控”轉變,實現風險處置及時性、準確性。優化數字金融發展生態,加強政策扶持和行業交流。支持金融機構在青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引進和培育初創型金融科技新銳企業。優化標準供給,建立健全金融標準化工作機制,推進各項數字金融標準落地實施。同時,強化數字金融審慎管理,推動金融機構踐行金融領域科技倫理自律公約并探索建立倫理審查、信息披露、風險處置等機制,完善多方參與、協同共治的金融科技倫理治理體系。(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丁倩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