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偉實業公司技術人員在車間查看產品生產情況。張常偉攝(中經視覺)
走進重慶平偉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偉實業”)生產車間,700多臺自動化生產設備有序運轉,一顆顆芯片陸續被封裝成型。“這是我們歷時19個月自主研發的產品,在汽車功率芯片領域實現了核心技術的突破,目前已完成量產上車。”平偉實業執行董事張成方告訴記者。
(資料圖片)
平偉實業位于重慶市梁平工業園,是一家從事功率半導體器件研發與制造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自2007年成立以來,公司依靠自主創新不斷提升產品研發、制造的能力和水平,多項成果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建立創新體系
在平偉實業的產品展廳里,一款薄片碳化硅二極管產品引人注目。作為高性能半導體器件,碳化硅二極管主要應用于充電樁、車載充電器等設備上。“過去,碳化硅二極管長期依賴進口,市場上大多是國外產品。為了攻克相關技術,公司組建了研發團隊,瞄準碳化硅器件封裝關鍵技術進行攻關。”平偉實業研發部經理夏大權說。經過多次設計、測試、論證和優化試驗,研發團隊創新晶圓減薄和碳化硅歐姆接觸激光退火工藝,生產出薄片碳化硅二極管。
“企業要想發展,創新是唯一的出路。只有把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把握發展的主動權。”張成方說。近年來,平偉實業始終把創新放在突出位置,加大研發投入力度,不斷攻克技術難關,建立了產學研用一體化技術創新體系。
平偉實業堅持自主研發和聯合創新相結合,每年拿出銷售收入的5%投入研發,加快核心技術突破和新產品開發。公司還積極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技術合作,圍繞基礎研究、設計研究、產品技術研究等方面展開聯合攻關,大幅提升了研發實力和創新能力。目前,公司已建成2個國家級研發平臺、4個省部級研發平臺,擁有技術專利180多項。
人才是企業創新發展的核心要素。平偉實業建立人才選拔、使用、引進制度,突出實干導向、尊重創新能力,大力培養青年技術人才,采取多舉措引進關鍵技術、先進管理等方面的高層次人才。通過不斷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和激勵機制,平偉實業搭建起人盡其才的平臺,員工的創新積極性日益提高,創新成果大量涌現。
目前,平偉實業掌握了雙面散熱器件生產制造和可靠性評估技術、高壓大電流固態開關設計制造技術等多項技術,開發出多品類產品,形成“生產一代、試制一代、儲備一代”的自主研發體系,承擔實施省市級重點、重大項目30項。
拓展應用領域
經過4個多月技術攻關,平偉實業實驗室主任陳云喬帶領的團隊近日成功研發出一款特種電源緩啟動防反接電路產品。“這款產品是針對客戶需求定制開發的。我們不僅解決了電源異常的防護問題,還為客戶量身打造出一套整體電路解決方案。”陳云喬說。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下,平偉實業立足自身產業經驗與科技創新優勢,組建了集研發、應用、品質、市場于一體的專項團隊,與客戶同步設計、開發新產品,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如今,公司已成為20多家跨國公司的供應商與合作伙伴。
在滿足客戶實際需求的同時,平偉實業注重分析市場變化情況以及不同行業痛點,豐富產品種類,積極拓展產品應用領域,增強核心競爭力。陳云喬告訴記者,他們在一次市場調研過程中發現,筆記本電腦、打印機等IT設備使用的肖特基類整流器很難滿足電源進一步提高轉換效率的要求,但是新型同步整流電路產品則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能解決行業痛點,意味著公司找到了新的增長點。”陳云喬說,根據調研情況,公司實施了新型同步整流電路封測與應用產業化項目,持續開展迭代創新,開發出一系列同步整流電路產品。目前,公司同步整流電路產品年產能達到5000多萬只。
經過優化市場布局、擴大市場規模,平偉實業的產品從過去單一的消費電子領域逐步拓展到智能終端、工業控制、物聯網、新能源汽車等多個領域。
“公司已建成53條封裝生產線和7條中試生產線,年生產各類半導體器件200億只。其中,穩壓、整流、開關二極管三大主導產品在智能移動電源、筆電電源、LED電源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張成方說。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達9億多元,同比增長20%。
推動數字化轉型
日前,平偉實業射頻及功率器件制造車間被評為“重慶市數字化車間”。“該車間擁有的全自動芯片封裝檢測設備,只需3秒就能生產一個新能源汽車轉向系統控制元件。”平偉實業副總經理徐向濤告訴記者,通過建設數字化車間,公司生產效率提高10%,能源利用率提高15%,每年節約運營成本800萬元左右。
記者在數字化車間看到,高精度機械手臂將單個芯片送入鍵合機進行框架連接,再將框架送入塑封模具,完成合模、保壓固化等工序后,測試分選編帶一體機自動篩選出劣品并對良品進行編帶包裝,整個封裝環節高度自動化、智能化。
數字化轉型是平偉實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徐向濤說,近幾年,公司投入大量資金建設智能生產線,將智能制造融入生產全過程。同時,引進信息化管理系統,各個生產環節實現能耗、產能可視化,自動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不斷提高。
在數字化轉型進程中,平偉實業通過應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生產車間的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100%。在公司的智能制造大數據分析平臺上,上百套自動化生產設備“一網可控”,設備運行產量和能耗效率、設備故障率、電流電壓等數據一目了然。“借助大數據管理系統,工作人員不僅能實時監控各設備的運行參數,還可以根據數據分析不斷改進產品性能。”徐向濤說。
立足用好數字化這個抓手,平偉實業不斷打造自身的智能制造建設能力,解決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公司建成自主可控功率半導體離散型智能制造車間,攻克了一批核心技術,探索出一套產品研發設計、生產計劃、制造執行、物流跟蹤、可靠性保障和品質管控等業務環節集成運行的智能制造新模式。
“公司將聚焦5G通信配套射頻器件、新能源汽車配套、第三代半導體等領域,不斷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全方位提升服務能力,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平偉實業董事長李述洲說。(經濟日報記者 吳陸牧)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