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8月的第一周,今年一直一帆風順的風險資產市場風云突變。美國財政部大規模發債計劃和惠譽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引燃市場對美國財政前景的擔憂,大盤長達五個月的牛市戛然而止,股債商齊跌。
周二,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突然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直接掐斷股票和債券的漲勢,和市場對“軟著陸”的信心。
【資料圖】
截至周五收盤,三大指數全線下跌,連漲五個月的標普和納指周內連跌4日,創3月硅谷銀行宣布倒閉以來最差單周表現。
基準10年期美債收益率周五走低,但在本周上升至4.060%,收盤價接近十多年來的最高水平。對利率敏感的2年期美債收益率跌至4.791%。衡量跨資產表現的RPAR風險平價ETF下滑了2.3%。
盡管企業盈利在很大程度上超過了華爾街的預期,但股市并不買賬。Refinitiv數據顯示,在標準普爾500指數已公布季度業績的422家公司中,79%的公司業績超出預期,高于1994年以來66%的平均水平。原因可能在于,市場定下的預期本來就非常低。
大型科技股方面,蘋果營收連續三個季度下滑,創下自2016年以來最長的銷售下滑紀錄,周五暴跌4.8%,創去年9月29日以來最大跌幅,公司市值跌破2.87萬億美元;而季度利潤大超預期的的亞馬遜本周累漲近5.6%
能源股市是市場上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在主要產油國持續減產推動下,油價達到4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拉動能源股走高。美國基準原油價格已連續六周上漲,本周收于每桶82.82美元。
從債券到股票,多頭在本年度最猛烈的一次協同拋售中遭受重創。即使周五債券有所反彈,但追蹤股票、固定收益和大宗商品的ETF仍然創下了今年第二差的一周。
牛市的聲浪在最近幾個月變得越來越強。7月份,道指累計上漲3.35%;納指上漲4.05%,標普500指數上漲3.12%,后二者均為連續第五個月上漲,其中標普500指數創2021年8月以來最長月線連漲紀錄。
但宏觀上的不確定因素仍然存在,進入8月,隨著一系列宏觀利空因素顯現,市場逐漸顯露出下行風險。
首當其沖的是長期美債,是美國財政部公布的季度期內大舉發債規模超過市場預期,加上惠譽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使人們開始關注美國不斷惡化的財政前景。
在宏觀環境仍不確定、經濟減速的情況下,市場已經將大量樂觀情緒定價,變得過于繁榮,投機性頭寸持續增加,惠譽下調評級成為了拋售的借口。
高盛推測,量化投資群體可能是周五拋售的主力之一。根據高盛模型,根據趨勢或波動性信號分配資產的牛市規則交易者在價格波動擴大、市場動能減弱后,準備在未來幾周賣出股票。
投資者在年初大多采取防御性策略,但美國經濟遲遲未陷入衰退、市場一片繁榮引誘許多人擴大風險資產敞口。
投資者大多要求風險較高的資產獲得更高的回報。但今年的情況并非如此。7 月份,羅素1000指數的遠期收益率為4.8%,低于投資級公司債券的 5.4%。摩根士丹利策略師Andrew Sheets發現,在過去二十年中,這種情況出現的概率只有2%。
同樣,摩根士丹利的數據顯示,中盤股的收益率為6.4%,落后于高收益債券8.3%的收益率。Sheets還注意到房地產和杠桿貸款的定價失調。
他在報告中寫道:
“在所有資產類別中,資本結構看起來越來越"顛倒"。這種資本結構的壓縮,甚至翻轉,表明自今年年初以來,增長預期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摩根大通數據顯示,在截至本周三的一周里,衍生品市場上的小投資者大量買入看漲期權,賣出看跌期權,通過期權買入了相當于40億美元的股票,同時賣出了價值75億美元的波動性股票。
BNY Mellon Investment Management美國宏觀部主管Sonia Meskin表示,現在牛市陣營已經壯大,但經濟不確定性依然存在,本周的情況提醒我們,如果通脹回升或經濟增長放緩,就會有潛在的下行風險。
她指出:
“市場并沒有為通脹再加速或核心通脹膠著做好準備,也沒有為利率長期走高可能給信貸息差帶來挑戰的尾部風險定價。”
編輯/jayde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