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這一輪強降雨,給北方多地帶來了嚴重的洪澇災害,下一步,各地防治地質災害的形勢非常嚴峻。
常見的地質災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6種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高陡的地形出現滾石和落石,是發生地質災害的最明顯前兆。
我們常說的垮山、地滑、土溜、山剝皮等其實就是地質專家認定的滑坡,是斜坡上的土石由于地震等多種因素誘發,順坡向下滑動的現象,這是山區主要的地質災害之一。
中國地質調查局宣教中心地災防治科普專家周鑄:滑坡發生之前,山坡后緣土體會出現裂縫、前緣土體會出現隆起、坡上樹木會出現不同程度歪斜。在坡腳地區如果有池塘、泉水或者水井,干涸多年突然涌水,或者突然干涸,水變得異常渾濁,水位突變或者異常,這些都需要引起我們的警覺,這些都是出現滑坡的前兆。
專家提示,強降雨之后,由于地質活動相對活躍,應減少進入山谷、溝谷,盡量不在比較陡的山坡停留。如果感覺到地面有震動時,要馬上向開闊的地區逃離。
專家提示,當滑坡發生時,千萬不要貪戀財物,要立即撤離。假如發生的是小滑坡,也不要著急回去清理,要等天晴一段時間后再來處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