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養殖行業市場前景怎么樣?奶牛養殖是發展奶業的前提和基礎,保障奶牛養殖的收益是奶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近年來中國奶牛的規模養殖數量大幅上升,規模化程度越來越高近兩年,隨著國家支持奶牛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支持引進荷斯坦牛、娟姍牛以及乳肉兼用型品種牛,建設優質奶源基地。
近年來,中國奶牛養殖企業一直面臨著不小的挑戰。尤其是在今年,原奶價格持續下跌,給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資料圖)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奶牛養殖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研究報告》分析:
奶牛養殖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奶牛是乳用品種的黃牛,經過高度選育繁殖的優良品種。目前,我國的奶牛主要以黑白花奶牛為主,從1980年開始引進此品種,此品種適應性強、分布范圍廣、產奶量高、耐粗飼。
中國北方多地牧場反映,原奶價格已跌破4元/公斤,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信號。原奶價格下跌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響:
上游原奶過剩:近年來,奶牛養殖行業在政策的支持下得到了快速發展。然而,這也導致了原奶產能的過剩。過剩的原奶供應超過了市場的需求,使得供需失衡,進而推動了原奶價格的下跌。
原奶供需失衡:原奶供應與需求之間的平衡是影響價格的關鍵因素。消費者對奶制品的需求增長緩慢,而原奶產能卻持續增加,導致供需失衡。這種供需失衡使得奶農面臨著原奶積壓的風險,從而不得不以低于成本價的價格出售原奶。
奶牛主要可分為乳用品種及乳肉兼用品種兩大類,其中乳用品種主要有荷斯坦奶牛、娟姍牛、愛爾夏牛、更賽牛、乳用短角牛;乳肉兼用品種有瑞士褐牛、丹麥紅牛、西門塔爾牛(德系、中系)和中國的三河牛、草原紅牛、新疆褐牛、科爾沁牛等。
奶牛養殖行業產業鏈上游主要為育種、飼料、疫苗、獸藥等行業;中游為奶牛養殖環節;下游為乳制品加工環節,主要產成品包括液態奶及干乳制品兩大類。
奶牛養殖是發展奶業的前提和基礎,保障奶牛養殖的收益是奶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近年來中國奶牛的規模養殖數量大幅上升,規模化程度越來越高,但散戶養殖仍然是大多數農戶的選擇,現階段應積極引導適度規模養殖,依據實際情況合理配置要素,建立最適宜發展的規模化養殖場。
相較于散戶養殖,規模化牧場管理規范、產奶量穩定、原奶質量高、抗風險能力強,有利于我國奶牛養殖產業的發展。自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我國愈發重視奶源質量,大批小型養殖戶破產退出,行業規模化程度不斷提升。
乳制品作為奶牛養殖產業下游應用領域,隨著近年來行業發展形勢向好,行業規模持續擴張,使得生牛乳的需求持續增加,推動了奶牛養殖產業的發展。具體來看,2021年我國乳制品產量為3031.7萬噸,同比增長9%。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實施奶業生產能力提升整縣推進項目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中央財政通過支持奶業大縣發展草畜配套、適度規模養殖,促進奶業一二三產業融合,提效率、降成本,力爭用3—4年時間進一步提升奶業大縣飼草料供應水平和養殖設施裝備水平,奶牛年均單產水平達到9噸以上,進一步提高奶業生產效率和奶農自我發展能力,完善區域化全產業鏈奶業生產經營模式,增強奶源供給保障能力。
通知明確,中央財政于2022—2025年,在東北和內蒙古產區、華北和中原產區、西北產區,支持80個奶產量5萬噸以上的奶業大縣;在南方產區、大城市周邊產區和特色奶優勢產區,支持20個奶產量3萬噸以上的奶業大縣和特色奶主產縣。
消費市場需求疲軟:近年來,消費者的健康意識提升,對奶制品的需求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轉變。加之國內外競爭激烈,新興奶制品品牌的崛起,使得市場需求的增長緩慢。消費市場需求疲軟直接影響了奶制品的銷售情況,從而間接導致了原奶價格的下跌。
近年來,飼料費用過高一直是制約中大規模奶牛養殖成本利潤率增長的主要因素。中國受到自然資源和市場環境的影響,奶牛養殖所需的飼料資源大量依賴于進口。
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精飼料(玉米、豆粕等)和粗飼料(苜蓿、秸稈等)價格持續增長,導致奶牛規模養殖的總成本居高不下,養殖效益無法增長。
我國奶牛養殖市場較為分散,主要企業包括悠然牧業、現代牧業、中國圣牧、澳亞集團投資、光明乳業等,其中領先的生鮮乳供應商與伊利、蒙牛、光明等乳制品巨頭關系密切,為其戰略合作伙伴或子公司。
悠然牧業成立于1984年,是我國規模最大的乳業上游綜合產品和服務提供商,擁有原料奶及反芻動物養殖系統化解決方案兩個業務分部。據資料顯示,2021年悠然牧業原料奶業務營收達95.38億元,同比增長36.4%,占總營收的62.2%。
從公司養殖規模情況來看,2021年悠然牧業擁有牧場73座,同比增長9%;擁有奶牛數量41.62萬頭,同比增長35%。
從行業成本結構來看,飼料是行業最大的成本來源,占比近70%左右。隨著近年來國際形勢的嚴峻以及供需關系的緊張,使得我國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材料的價格持續走高,促使飼料價格不斷升高,對行業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具體來看,奶牛養殖成本中,精飼料成本占比為44%左右,粗飼料成本占比為22%左右。其次為人工費用,成本占比為14%左右。
奶牛養殖市場前景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人們對于綠色、健康的食品需求也不斷提升,牛奶及其它乳制品的需求也隨之持續增長,在需求的推動下,我國奶牛養殖行業也將得以快速發展。
隨著奶制品的供求量提升,很多地區對奶牛的養殖皆受到政府的重視及關照。同時中國與美國的產奶量對比也使得政府不斷加大奶牛養殖的科研力度,大力發展到奶牛養殖當中去。2021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積極發展牛羊產業,繼續實施奶業振興行動”。
提高產品附加值:奶牛養殖企業可以通過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來增加利潤。例如,加強品牌建設,提升產品質量和安全性,開發高附加值的奶制品,滿足消費者對品質和健康的需求。通過增加產品附加值,企業可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獲得更高的銷售價格,從而抵消原奶價格下跌的影響。
尋找多元化的銷售渠道:奶牛養殖企業可以積極拓展銷售渠道,尋找新的市場機會。除了傳統的銷售渠道,如超市和零售店,企業可以考慮開拓電商平臺、直播帶貨等新興渠道,以擴大產品的銷售范圍。同時,開展合作伙伴關系,與餐飲企業、咖啡店等建立合作,推動產品的多元化銷售。
加強產業鏈整合:奶牛養殖企業可以通過加強產業鏈整合來提高效益和競爭力。與奶制品加工企業建立緊密合作關系,實現原奶直接供應,減少中間環節的成本。同時,加強與養殖基地、飼料供應商等環節的合作,優化資源配置,降低生產成本。
奶牛本身的繁殖就比較難,且繁殖速度較慢,很多的優質產奶奶牛數量在短期內是很難達到大幅度提升的。就國內目前的情況來看,牛奶基本是不愁銷,因此其銷售利益的收益很是穩定。
報告對我國奶牛養殖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國內外奶牛養殖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奶牛養殖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如果企業想抓住機遇,并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發揮最佳作用,那么我們推薦您閱讀我們的報告。我們的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
想要了解更多奶牛養殖行業的發展前景,請查閱《2022-2027年中國奶牛養殖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研究報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