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胡飚)車輛亂停亂放、建筑垃圾隨意丟棄、公共設施無人維修……在武昌區珞珈山街道東湖村社區珞珈山花園小區,80歲的劉大爺說起小區問題時滿肚子苦水。
珞珈山花園小區因軍產回收,一直處于無物業管理的狀態,為解決小區問題,于2022年在社區的指導下成立了業委會,但由于資金和人力的缺乏,導致籌錢難決策難,很多實際的問題無法得到解決。
為解決珞珈山花園小區老舊小區的管理困境,7月5日上午,區人大代表張詠梅、張曉鸰到東湖村小巷議事廳與珞珈山花園小區的“小巷院士”、下沉黨員、直管黨員、志愿者們分享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創新經驗。
“如何保障業主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及決策權?武昌區試點信托制物業管理就是以‘信托制物業’讓業主成為真正的‘小區主人’……”區人代表張詠梅說道,業主繳納的物業費將進入一個全體業主共有的信托賬戶,每一筆支出都由業主監管。物業公司能夠獲取多少酬金,則要看居民給出的滿意度評分。
隨后,區政法委副書記李順洪、東湖村社區工作人員以及珞珈山花園小區的“小巷院士”、居民代表們就下一步珞珈山花園小區如何推進共同締造工作展開了積極的討論。“小區是我家,維護靠大家。我們‘小巷院士’也要發動居民行動起來,共同維護好我們的小區環境。”居民代表張虹表示十分贊同信托制物業管理在珞珈山花園小區試點,她覺得作為居民也深感責任重大。
區人大代表、東湖村社區書記張曉鸰表示,東湖村社區是一個混合型開放式社區,轄區內老舊小區居多,充分發揮小區黨組織的主導作用,有序引導業委會依法參與小區治理,對于推動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至關重要。下一步,東湖村社區將繼續實行業委會主導、網格員帶隊、樓棟長發動、“小巷院士”參與的模式,發現和處置小區問題,同時做好信托制物業服務的推廣、宣傳工作,提升小區治理水平,讓全體業主真正成為“小區主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