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頭條 > 正文

              哈爾濱“租戶私拆承重墻”:政府稱維修費不需居民承擔

              時間:2023-06-12 05:35:09     來源:成都商報-紅星新聞

              ↑事發哈爾濱利民學苑小區。受訪者供圖


              【資料圖】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消息,今年4月,哈爾濱松北區利民學苑小區B棟一業主私拆承重墻,導致31層的居民樓出現多處裂縫。

              據央視新聞6月11日報道,經過專家論證,認為檢測、監測、鑒定及修復方案編制等技術工作程序合理,內容全面,分析和鑒定結果可信。6月11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哈爾濱市松北區政府工作組工作人員處了解到,下一步將對利民學苑小區B棟居民樓進行修復,修復費用不需要居民承擔。

              今年4月,利民學苑小區B棟2單元3層的一戶業主在裝修過程中動用小型挖掘機等設備對承重墻進行了破壞,導致樓體出現多處裂縫。

              據央視新聞6月11日報道,哈爾濱市松北區人民政府稱,利民學苑小區“私拆承重墻事件”調查組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等9名國家權威專家組成專家組,就房屋結構安全鑒定與修復方案進行專題論證,形成專家組意見,認為檢測、監測、鑒定及修復方案編制等技術工作程序合理,內容全面,分析和鑒定結果可信。松北區政府發布的具體數據顯示,此次檢測是委托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國家建筑工程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對利民學苑小區B棟開展的全面檢測,完成對248套房屋逐一入戶核查。經核查,利民學苑小區B棟二單元每層豎向承重墻構件總數為50個,承重墻截面總面積42.98平方米。裝修施工拆除了其中一個構件的部分墻體,拆除截面面積約0.48平方米,占該層承重墻總截面面積的1.12%,拆除的其他墻體均為非承重墻。檢測結果表明,B棟248套房屋均未發現結構構件受力裂縫,可以見到的裂縫均位于填充墻或與結構連接界面部位,不影響結構安全。此外,委托黑龍江省寒地建筑科學研究院進行樓體變形監測,連續30日不間斷監測顯示,各監測點數據均在國家標準允許值范圍內,未見異常。

              ↑此前業主利用小型挖機對承重墻進行了拆除。受訪者供圖

              6月11日,北京一家建筑設計院的項目經理佟先生對紅星新聞記者表示,一般而言,建筑在設計的時候會在安全性上留出一個“余量”,如果破壞的程度不重,雖然會對樓體原有穩定性造成一定影響,但是不會影響整體結構安全,經過修復后確實是不會影響日常居住的。

              據央視新聞報道,利民學苑小區B棟二單元居民已進行臨時安置,松北區成立15個工作組,做好居民生活服務保障,將委托省內一流建筑業企業啟動修復施工。

              6月11日,哈爾濱市松北區政府工作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修復方案是由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制定的,權威性和可靠性是有保證的,樓體經過修復后是會保證安全的,在正式進行維修前,還會和業主進行聯系,而“維修費用不需要居民擔心,居民一分錢都不用出。”

              據當地此前通報,承重墻被砸事件發生后,哈爾濱市公安局松北分局對涉嫌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承租人張某、馬某欣,施工人員常某久、劉某平及物業公司經理張某等5人,采取了刑事強制措施。對涉事房屋所有人朱某彬、物業公司從重按上限處罰。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哈爾濱市紀委監委已對該事件中存在的相關問題開展調查工作。



              來源:成都商報-紅星新聞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