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南方網訊(記者/陳婕、劉超然)“智能車輛調度、自動化裝卸、無人駕駛運輸、智能理貨……作為新一代智慧港口,它真正實現了全自動化。”廣州港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小明表示,廣州港內貿集裝箱、進口糧食、進口煤炭作業量居全國第一,汽車吞吐量穩居全國第二,是產品、能源、糧食等物資運輸的重要通道。6月9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廣東主題采訪活動走進廣州港。
據介紹,廣州港已成為世界大港,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位居全球十大港口之列。目前,廣州港南沙港區已擁有集裝箱、糧食、滾裝汽車、國際郵輪游艇、船舶修造等專業化深水泊位。2022年,廣州港完成貨物吞吐量6.56億噸,集裝箱吞吐量2486萬標箱。 ? ?
今年1—5月,南沙港區完成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分別增長4.0%、6.7%,其中外貿集裝箱同比增長10%。今年前四月,廣州港集裝箱船舶在港停泊時間綜合效率在全球主要港口中位居首位。
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工程作為新一代智慧港口,擁有目前世界上智慧港口的最先進功能,包括5G技術應用、先進的數據中心、自動化裝卸設備、智能的設備控制系統、無人駕駛智能導引車、智能的車輛調度系統、智能閘口、智能理貨、人員定位管理系統、先進的信息系統平臺、岸基船舶供電等內容。
“不僅如此,南沙港區已成為智利車厘子進口第一大海運口岸,也是泰國榴蓮海運進口第一大口岸。”廣州南沙國際冷鏈有限公司負責人董磊說,目前,通過提前預約等方式,配合海關查驗方式的優化,新鮮水果可以實現2小時從卸船到達江南果批市場,讓國內消費者享受到質量更好、價格更優的鮮果。
自2019年以來,南沙港區已連續四年服務于智利“車厘子快線”,已成為中國大陸車厘子進口量最大的港口,從南沙港進口的車厘子約占全國車厘子進口的50%。
走進南沙,還有全球首創的數字經濟公共基礎設施——全球溯源中心,拿出手機掃描一個物品二維碼,就能輕松獲得其商品信息、企業信息、物流信息等一系列數據信息。
據悉,全球溯源中心由政府主導建設、監管部門共建共用、社會各界共同參與,運用數字合約,對商品全生命周期數據進行分段采集、分級使用,致力于將商品信息轉化為數據生產資料,并在全球范圍內實現高效有序流通。通過促進數據資產權益確定、數據要素流轉應用、數字生態發展等數字治理創新,服務于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和數據價值化。
目前,全球溯源體系應用涵蓋一般貿易、跨境電商、市場采購出口等全貿易方式,累計賦碼1.1億個,溯源商品貨值607億美元,全球15039家企業參與溯源,涉及的商品品牌達8716個,已有約1696萬人次進行溯源查詢。應用商品已覆蓋美國、澳大利亞、西班牙、意大利、泰國等147個國家,吸引了美贊臣、萊茵等國際品牌企業參與共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