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頭條 > 正文

              【原】咳嗽19天案

              時間:2023-06-10 09:17:23     來源:個人圖書館-中醫林佳明

              今天是我寫日記的1720天。

              女,46歲主訴:咳嗽19天于2023年06月01日就診。現病史:自訴19天前感染新冠病毒發燒后出現咳嗽,咳痰,口服藥物治療,具體不詳。

              癥狀未見好轉,現為求中西醫治療,遂來診。


              (資料圖片)

              癥見:咳嗽,咳痰,咽癢,氣緊,無哮鳴音,無鼻塞流涕,無口干口苦,乏力,納寐可,舌淡潤,苔薄白,脈沉滑。

              中醫辨證:水飲上逆于肺,表解不盡,結于咽喉。茯苓 30g,干姜 6g,細辛 6g,姜半夏 15g,五味子 10g,姜厚樸 15g,紫蘇子 10g,紫蘇梗 10g,紫菀 15g,款冬花 15g,蟬蛻 10g,炒僵蠶 10g,防風 10g,射干 10g,炒牛蒡子 15g:中藥3付,每天一劑,水煎,口服2023年06月05日 咳嗽明顯減少,咽癢、氣緊不明顯,稍頭痛,舌淡紅潤,苔薄白。茯苓 30g,干姜 6g,細辛 6g,姜半夏 15g,五味子 10g,姜厚樸 15g,紫蘇子 10g,紫蘇梗 10g,紫菀 15g,款冬花 15g,蟬蛻 10g,炒僵蠶 10g,防風 10g,射干 10g,炒牛蒡子 15g 川芎10g,白術30g:中藥3付,每天一劑,水煎,口服2023年06月07日 偶咳,稍咽癢,舌質淡紫,苔薄潤。茯苓 30g,干姜 6g,細辛 6g,姜半夏 15g,五味子 10g,姜厚樸 15g,紫蘇子 10g,紫蘇梗 10g,紫菀 15g,款冬花 15g,蟬蛻 10g,炒僵蠶 10g,防風 10g,射干 10g,炒牛蒡子 15g ,白術30g,山藥30g,三劑善后。

              按語:患者發燒后出現咳嗽,在當地輸液治療,經過治療后癥狀不解,還是咳嗽,中醫治療這類咳嗽,效果是比較好的。

              主要抓住水飲上逆,同時咽喉癢,癢則咳甚的,大家一定要注意這個癥狀。

              我還是認為有表不盡,但是跟用麻桂解表不同,要用到下面的藥:

              防風,青果,蟬蛻,僵蠶,射干,薄荷,牛蒡子。

              我平時主要會選3-4個藥,重點是射干,牛蒡子,蟬蛻,僵蠶。

              還是不好,干咳,痙攣性咳嗽的,加芍藥甘草湯,止痙散。

              林佳明,副主任醫師

              從事六經經方辨證傳承工作,目前與利城老師已經開展了15期全國基層經方傳承班。

              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利用周末在基層開展經方義診工作,深受百姓歡迎。

              2022年7月,與利城老師出版了《林佳明經方實踐錄》,算是對自己學習經方6年的一個小結。

              ?

              崇尚仲景醫學,六經辨證,運用經方治療常見病、多發病,做經方一代傳人。

              善于運用中醫經方治療本專業常見病、多發病、疑難重癥如急性腦血管病(腦中風)及后遺癥、反復發作性眩暈、頑固性失眠、癡呆、癲癇、帕金森病、抑郁癥、焦慮癥、頭痛、心理障礙等疑難雜癥。

              擅長運用純中醫藥治療中風、眩暈、不寐、郁病、頭痛、消渴、咳嗽、發熱、哮病、喘證、胃痛、胃脹、月經不調、痛經、不孕及腫瘤術后、眩暈頭痛以及顫震、咳嗽、喘證、胸痹、不明原因發熱等疑難病癥。

              形成了經方六經辨證,注重興陽、溫陽、扶陽學術思想運用,強調本氣自病,重視先后天兩天。

              歡迎加我的微信,可以交流、學習中醫,在中醫路上一起成長。

              ?

              關注我的另外一個公眾號,可以交流、學習中醫,在中醫路上一起成長。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