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數字技術領域新職業不斷涌現,對數字人才培養的量和質提出更高要求,由此催生了產教融合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組織機制。
為進一步促進我國ICT產業發展和數字人才培育,探討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新模式、新路徑,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指導、深圳市訊方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主辦、華為云計算技術有限公司承辦的“走進華為”產教融合高峰論壇將于3月25日-26日在深圳舉行。
作為面向區域行業與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普惠公共服務平臺,華為云賦能云長期基于“1+3”融通創新賦能體系,即1個融通創新平臺和3大中心(生態中心、能力中心、服務中心),提升本地創新服務能力,加速區域數字經濟發展。通過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深化產教融合,如HCSD校園沙龍等,賦能高校數字人才培養,繼而助力區域持續進行數字經濟人才生態建設,一直是華為云賦能云致力于構建生態中心的發力重點。
一方面,華為云賦能云基于對產業政策、市場、技術等發展趨勢的預判,幫助高校明確與細化專業培養目標,打造具有產教融合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同時充分整合自身生態資源并進行教育適應性開發,轉化為優質職業教育資源,協同高校更新實踐教學內容、共建實訓教學平臺、共育雙師教學團隊等,助力院校培養高水平應用型人才。
另一方面,華為云賦能云可以為高校提供豐富的生態服務,通過創新大賽、走進高校、人才計劃(人才雙選會)、校園社團扶持、沃土云創-高校激勵扶持等形式,助力院校生態發展,從專業知識、產業實踐、職業素養等多維度進行加持,提升學生能力與市場需求的匹配度,同時整合華為上下游企業的人才需求并對接高校、助力高校學生就業。
目前,華為云賦能云與院校共同探索的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模式已在全國陸續落地,2022年,在全國范圍內,華為云賦能云創新中心累計落地超160個,通過與高校、政府及產教融合機構緊密合作,制定并落實超20個ICT人才培養規劃,舉辦超50場開發者類大賽,培訓超20萬名開發者,不斷向社會、企業輸送合格的數字人才,為區域數字經濟發展筑牢人才根基。
例如,華為(廈門)開發者創新應用中心聯合廈門大學、廈門理工學院舉辦了10余場開發者校園圈層活動,覆蓋近3000名學生開發者。華為云寧波沃土工場聯合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浙大寧波理工學院等高校進行開發者創新應用賦能,助力3000+高校開發者深耕行業技術,提升創新應用能力,為城市數智升級“添柴加薪”。 華為云深圳賦能云聯合深圳技術大學、深圳信息技術學院等開發鴻蒙實訓室、ROMA多種實訓課程及平臺,幫助學生接觸學習最新鴻蒙場景技術,打通各個系統數據,多數據交叉分析幫助學院智慧化運營。
立足于探討ICT人才培養與生態建設及我國職業教育的改革創新,由訊方技術主辦的高校教育發展高峰論壇已成功舉辦十四屆,此次華為作為指導單位深度參與本次論壇,將帶來華為云賦能云在高校人才培養領域的創新理念與產教融合案例,分享最新的人才培養方案與賦能政策,同時邀請職教專家、業界領袖等圍繞職業教育和ICT產業發展議題展開深入探討,共謀數字人才培養和人才生態建設之路。
伴隨數字經濟的深入推進,以高校為主要人才培養體系的ICT人才供給愈發重要。如何圍繞國家發展戰略和區域發展重點,開展地方高校人才培養供給側創新,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和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同時關注學生學習與職業成長需求,為其打造通往夢想的舞臺?
3月25-26日
相約深圳
關注“自主創新·協同融合”
產教融合走進華為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