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為天下先”,在4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廣東以敢闖敢試的開創精神,迅速崛起為我國第一經濟大省,并實現33年連續領跑全國。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排頭兵的背后,廣東制造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功不可沒。
2022上半年,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1.91萬億元,占GDP的32%,其中,制造業支撐作用明顯,拉動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長3.2個百分點。廣東之所以在制造業總量上領先全國,離不開完備的產業體系和龐大的制造業企業數量的堅實支撐。截至2020年,廣東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數量超過5萬家,在列入全國統計的41個大類工業行業中,廣東有40個,銷售產值居全國前三的行業有25個。
華為、廣汽、美的、格力電器等世界500強企業成為廣東制造的響亮名片。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簡單粗放再到高科技制造,廣東制造取得的成績有拼搏、有干勁,更有創新。
01
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廣東智造加速升級
《廣東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指出,著力推動產業由集聚化發展向集群化發展轉變,深入實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六大工程”,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制造業創新集聚地、開放合作先行地、發展環境高地,加快實現從制造大省到制造強省的歷史性轉變,推動廣東打造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
可以看出,高質量發展、先進制造、創新是其中的關鍵詞,今天的中國制造在世界廣為熟知,但要說到產品競爭力、產業科技的創新水平、高端制造的能力等,離制造業強國還有距離。中國工程院的發布《2021中國制造強國發展指數報告》顯示,我國仍處于美國、德國、日本等制造業強國后的全球制造業第三陣列,高質量轉型發展之路任重道遠。
所以,加速創新,推動中國制造業智能化升級、高端化邁進,是增強競爭力的有力手段和出路。在此方面,廣東做出了積極努力和行動,2022上半年的經濟數據顯示,廣東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4%、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29.0%,先進制造業增長4.1%、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53.8%,新動能發展勢頭較好。
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廣東提出了新的目標,到2025年,制造業整體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產業結構更加優化,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成為全球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典范。
如何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02
數字化變革輪番上演
廣東問數字化要智造生產力
作為中國制造的排頭兵,廣東深知數字化變革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廣東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2021—2025年)》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意在全面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包括推動超過5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實施數字化轉型,帶動100萬家企業上云用云降本提質增效。
具體而言,廣東提出實施四條轉型路徑、夯實五大基礎支撐,包括推動行業龍頭骨干企業集成應用創新、推動產業園和產業集聚區數字化轉型、培育工業互聯網平臺、完善數字化基礎設施等。
作為廣東高技術制造業的典型代表和一家全球領先的ICT基礎設施提供商,華為具備制造業基因,又有著數字化能力,所以,這也讓它更容易、更有效摸索出一條適合制造行業且具備領先性和可復制性的數字化轉型道路,切實幫助制造企業實現從設計研發到生產制造,再到營銷服務的全場景數字化轉型。
在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ICT技術上有著深厚積累,對于這些技術在業務領域的應用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華為構建了一系列能力平臺和技術平臺。基于此,華為成為廣東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合作伙伴。
在格力電器珠海生產基地,格力電器攜手廣東聯通、華為開展了“5G+工業互聯網”5G專網改造項目,建成了國內首個基于MEC邊緣云+智能制造領域5GSA切片專網。實現了格力園區內5G終端到企業內網的時延從20m/s降低到9m/s,降低了55%,提供了更高速率、更大帶寬、更低時延、更安全可靠的網絡,管理效率提升超10%,作業準確率提升30%,控制調度系統響應時間減少50%。
在惠州TCL華星光電數字化工廠,TCL攜手華為打造了具備智能決策、智能運營、智能制造的智“惠”工廠。全聯接、全融合、全智能的“1123”智慧園區業務架構,為TCL構建了一張Wi-Fi與IoT設備融合部署的物聯感知網絡,ROMA數據集成平臺高效率打通數據孤島,實現企業內部流程與園區內智能化系統的業務聯動,構建了園區管理、企業服務、生活服務三類智慧化業務應用,最終實現園區內終端互聯、數據融合和應用匯聚。
讓“機器人建房子”,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研發的建筑機器人打造并實踐了新型建筑施工組織方式。在建筑機器人研發的背后,博智林在順德機器人谷生產基地部署了華為智簡園區解決方案,采用了自動駕駛級別的SDN網絡控制器、基于大數據分析的網絡分析器CampusInsight、SD-WAN+AirEngineWi-Fi6、最高100G轉發的S12700E等網絡設備,為機器人谷打造了一張高品質園區網絡。從設計、部署、業務發放到調優,實現端到端的自動化,從而賦能博智林高質量研發與生產,推動智能建造的普及。
數字化的變革改變了塵漫天、鋪滿泥的建筑工地,也改變了面朝黃土背朝天、頂風冒雨收秧苗的農業田地。廣東皓耘科技有限公司將規模化農場的耕、種、管、收全流程實現智能化作業,帶來了農業生產的智能化變革。皓耘科技利用自主研發的大馬力收獲機,通過在華為昇騰AI邊緣計算平臺上部署人工智能算法,自動分析和計算作業過程中含雜和破碎率,后期可以根據該參數動態地調節作業速度,這種新的作業技術大幅提高了作業效率和效果。此外,在農業作業系統采集的一系列數據基礎上,皓耘科技基于華為昇騰AI基礎軟硬件平臺進而實現農業數據的訓練、推理,形成智慧大腦,從而實現精細化、智能化的農業生產方式,輔助農業生產決策,邁向智慧農業。
制造業數字化升級帶來的成效顯著,不僅在上述幾家典型制造企業深入應用,數字化變革的場景在廣東全省各地、各制造企業輪番上演。
制造業強則實體經濟強,在新一輪產業變革孕育興起的當下,世界各國正圍繞智能制造展開新一輪競爭。廣東制造攜手華為,以數字化引領制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夯實制造業穩定器,瞄向數字化要智造生產力,“敢為天下先”的廣東加速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號角已然吹響。
8月26日,華為廣東數字峰會暨數據通信創新峰會2022將在珠海舉辦。華為邀您即刻報名,共同見證,深耕大灣區 數贏新未來!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