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財經 > 正文

              澠池礦山開采地質環境遭破壞 國土局收2億保證金

              時間:2017-07-06 10:22:42     來源:中國網

              核心提示:記者從三門峽市澠池縣城出發,沿著山路走了一個多小時,臨近陳村鄉槐扒村,看到黃河岸邊一座百米高的山體被挖得面目全非,黑色山石裸露,山頂已被削去大半。

              澠池縣地下礦產資源豐富,轄區內有證礦山開采和違法開采礦山達上百家之多。礦山企業違背環評、采礦許可批復無序開采,監管責任缺失,導致轄區內大量生態環境破壞;被開采的礦山地皮裸露、沙土到處堆放、沒有任何防護措施,采礦企業只開采不治理亂象叢生;從2009年至2017年,國土部門8年間收取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保證金達2億元,存在只收費不監管的亂象。 據了解,澠池縣礦產資源主要集中在,陳村鄉、二道溝、四道溝、槐扒、張村鄉、坡頭鄉等鄉鎮,尤其鋁礦石資源豐富。澠池縣私挖亂采現象一直存在,目前澠池縣鋁石礦山開采大多屬于露天開采,多數企業沒有按環評批復規范流程施工,環境破壞極其嚴重,山體破碎、采礦坑猶如天坑,現場塵土漫天,礦渣隨意堆放。 黃河濕地保護區環境破壞嚴重 三門峽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全省面積最大、類型多樣的重要濕地,已列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因采礦被破壞,部分河段灘區違建現象突出,有些已造成較為嚴重的生態破壞。

              記者從三門峽市澠池縣城出發,沿著山路走了一個多小時,臨近陳村鄉槐扒村,看到黃河岸邊一座百米高的山體被挖得面目全非,黑色山石裸露,山頂已被削去大半。從山頂向下看,因周邊礦場將大量廢渣傾入河道,本就狹窄的黃河河道更顯局促。而這樣的礦場在槐扒村附近綿延數里。

              當地村民告訴記者,“挖礦已持續十幾年了,但近幾年越來越嚴重,攔也攔不住。”澠池縣黃河河務局的報告顯示,相關企業臨黃開礦,不僅嚴重影響黃河行洪,污染黃河水質;同時也給小浪底庫區帶來隱患。

              無序開采 導致大量生態環境被破壞

              記者在澠池陳村鄉二道溝、四道溝、槐扒采訪了解到,絕大多數山體的植被表層被完全扒開,礦坑深約幾十米,山石裸露,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堆堆的土堆以及裸露的巖石,與礦區內極少部分林木未遭到破壞的景象形成強烈對比。記者發現,礦渣隨意在地表堆放,地表并未做任何處理,礦山開采后留下滿目瘡夷,生態遭到嚴重的破壞,礦區內大部分礦坑已停產,開采過后的礦坑無一得到恢復治理。根據礦山開采環評影響評價報告批復及礦山開采許可證辦理意見相關要求,開采礦山時企業應采取邊開采邊治理的原則,對開采的礦山采取及時的地質環境恢復,還綠礦山,及時回填沙土礦石,恢復生態,植樹造林。

              對此,澠池縣國土資源局地質環境科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國土局從2009年時起按照規定對礦山開采企業收取(地下礦井開采收取5元/噸、露天開采8元/噸)地質環境治理預付保證金,不繳納保證金不予辦理采礦許可手續。保證金用于督促開采企業能自覺及時的對開采后的礦山進行恢復治理。澠池縣國土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國土部門共收取地質環境保證金2億元,目前,返還給企業1千萬元,剩余的1億9000萬元保證金存在了??钇髽I賬戶,國土部門非常重視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目前,已簡單治理了3個礦坑,剩余的礦坑政府已作出治理規劃,政府將投入財政資金對黃河濕地內環境遭到破壞的礦山及違法開采遺留的礦坑進行整治,對合法開采企業留下的礦坑,政府將督促企業對破壞的環境進行環境整治,如果企業不治理,政府會利用企業繳納的地質環境保證金對破壞環境留下的礦坑進行整治。

              開采企業在繳納礦山恢復治理保證金后,只開采礦山未進行地質環境治理;國土局在收取上億元的保證金后,疏于監管,2億元的保證金沉睡長達8年。

              深圳經濟網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請勿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