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財經 > 正文

              海口一大型商場開業半年即改造引質疑

              時間:2017-06-16 17:19:12     來源:中青在線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任明超) “開業剛半年多,就進行這么大規模的改造施工,原來說是不到半個月,結果現在都快一個月了還沒完成改造,還讓不讓我們做生意了?”日前,在海口喜盈門家具建材廣場做生意的劉女士向記者表達她的不滿。

                去年9月份開業的海口喜盈門家具建材廣場(以下簡稱“喜盈門廣場”)是當地一家較大型的綜合性商業廣場,目前約有千余戶商家進駐。據商戶反映,在沒有告知的情況下,從5月15日起,喜盈門廣場管理方將靠近主道一側大部分出入口圍擋,對廣場門前地面進行大規模改造。商戶稱商場人氣本來就很低迷,如今更是門可羅雀,經營慘淡損失很大。

                商場管理方則回應稱,改造施工是為了更好地提升商場及各品牌形象。

                喜盈門廣場的部分商戶向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反映,為了趕在2016年9月28日開業,商場倉促趕工期,在地下管道、車庫等各種基礎配套設施尚不完備的情況下即交付使用。

                “當時商場讓我們按時開業,沒想到開業后問題一堆,整個商場排水不暢、墻壁滲漏等問題陸續顯現,加之管理混亂與亂收費現象嚴重,導致大部分商戶無法正常經營。”據商戶劉女士介紹,今年5月中旬,在沒有進行任何事前告知的情況下,喜盈門廣場管理方突然堵上廣場椰海大道部分出入口,對廣場前面道路及綠化帶進行整改翻修,導致本就人氣低迷的商場門可羅雀,經營者叫苦不迭。

                “這么大范圍的整改和大面積的改造,難道整個項目連規劃都沒有嗎?”劉女士說,按照喜盈門廣場管理方的說法,這次改造施工到5月27日就該結束,可是目前不僅沒有如期完工,反而還擴大了施工范圍,這讓許多商戶十分不滿。

                另一名商戶王先生說,喜盈門廣場對外宣稱總建筑面積為60萬平方米,根據相關規定,建筑總面積大于一萬平方米的市場,應當經消防部門對消防安全檢查驗收合格之后,方可投入使用、營業,未經消防安全檢查或者經檢查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不得投入使用、營業。但據他們所知,在去年9月份開業時,其尚未通過消防部門的專項驗收和相關部門的竣工綜合驗收,這讓很多商戶都感到不安。

                6月13日,記者來到喜盈門廣場采訪,看到該廣場靠近椰海大道一側全部被圍擋,僅留出一個不大的出入口。圍擋上的文字顯示:喜盈門家具館1號門施工,請從2號門進入。施工時間為5月15日到5月27日。

                記者在圍擋內工地上看到,整個工地上還是一片狼藉,沒有完工的跡象。一名工人稱何時才能完工要問甲方。“你們廣告上不是標明施工到5月27號嗎?”面對記者提出的疑問,一名工人稱,靠近門口的道路鋪上地毯可以開門。至于廣場門前綠化帶片區施工期限以及因何施工、何時完工?工人不愿回答。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商戶稱,不少商場為了減少業主的負擔,針對廣場剛開張,人氣不足,會在業主剛進來的時候給業主減免租金,而喜盈門廣場則是業主經營兩年后才減免租金,從而使不少經營戶根本享受不到這一福利就因為生意慘淡做不下去而撤走了。

                不少商戶認為,喜盈門廣場管理方在相關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尚不完善的情況下,匆匆交付使用,督促商戶進場裝修以賺取巨額租金,是一種商業欺詐行為。“鑒于目前情況,喜盈門廣場應該與所有商戶續簽租賃合同,減免商戶2016年9月28日到改造期間租金及運營管理、物業等費用,直至整改后正常交付后才能收費。”一名商戶稱,希望喜盈門廣場管理方不再借搞促銷活動名義,變相收取所有商戶任何其他費用,支持商戶成立業主委員會,促進日常運營及良好發展。

                喜盈門商場企劃部負責人譚俊接受采訪時稱,商戶所說商場無視施工規范趕工期,在地下管道、車庫等各種基礎配套設施不完善的情況下交付使用一說不成立。他同時指出,現在進行的施工可能會對商戶正常經營有一定影響,但這正是為了提升整個商場品牌形象。至于商戶的生意好壞,與其品牌、服務、口碑等都有關系。

                針對商戶質疑商場免租政策兩年后才執行的問題,喜盈門廣場方面回應稱,商場與商戶簽約合同,一律遵循相關法規法律要求,提前與商戶進行協商溝通,在公平、公正的情況下雙方確認,自愿簽署。給予商場商戶的免租政策,是在合同期間即可享受。

                但對于消防及竣工驗收是否通過的問題,截至記者發稿時,喜盈門廣場方面未作出正面回應。(經濟部編輯)

              深圳經濟網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請勿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