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位數不多的制冷設備踐行者,湖南岳陽恒立冷氣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0622,以下簡稱ST恒立)(專家診股)已經從輝煌走向了沒落,當一同起步的同類企業做到千億市值的時候,ST恒立所有資產幾乎賣光,且訴訟不止,債務纏身。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ST恒立工廠均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僅剩一個空殼,但ST恒立的股票在二級市場依然表現活躍。
一位從ST恒立退休的高管這樣表述,恒立的過去和現在,如果說從文學的角度來說,它是一部很長很經典的小說,如果從經濟的角度來說,它是資本市場的一個縮影,如果從法律的角度來說,它就是一出鬧劇。
從輝煌到沒落
ST恒立地處美麗洞庭湖之濱,于岳陽城區繁華地段岳陽樓區青年中路。30年前,這家中國最早引進發達國家先進技術和全套設備生產汽車空調的上市公司,制冷產品的研發與生產在國內大中型客車和轎車制造廠受到廣泛青睞。
這家具有較高知名度的高科技企業,1996年11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簡稱“岳陽恒立”。可是好景不長,這家湘北地區實力雄厚的重點企業,由于種種原因,2006年前后財務狀況出現異常,公司經營虧損,同年5月被ST暫停上市。
2006年底,廣東揭陽市中萃房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揭陽中萃)被湖南招商引資大軍介紹到岳陽,幫助岳陽恒立時任大股東成功集團償還了3000萬元后,成功集團及其關聯方將所持全部ST恒立股權合計4110萬股(占恒立總股本比例28.99%)于2007年1月9日通過司法裁定形式轉讓給了揭陽中萃。
揭陽中萃以28.99%的持股成為ST恒立第一大股東后,又注資8000余萬元,讓ST恒立恢復正常生產,產品通過技術改造,經營出現好轉。
揭陽中萃董事長林榜昭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介紹,揭陽中萃入駐后,通過三年時間運營,已經償還3億多元的債務,企業經營逐步走上了正軌。
不過,令林榜昭沒有想到的是,本來已經走上經營正軌的ST恒立,經過幾次重組,無奈都以失敗告終。“通過這幾次重組已經把公司折騰得不成樣子,當時的狀況令人十分失望。”林榜昭情緒頗為激動地告訴記者。
事情追溯到2010年,也就是在揭陽中萃入駐ST恒立之后的第三年,此時此刻,駐扎深滬證交所兩地的深圳市中技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中技)的公關團隊,通過某證券公司朋友接觸到了林榜昭。
公開資料顯示,深圳中技成立于1996年4月24日,法人代表為成清波。根據林榜昭的描述,當時時任深圳中技法人的成清波,利用資本天才的情商,醞釀了一起起“空手套”的游戲,ST恒立的命運從此開始改變。
“中技系”的空手套
林榜昭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當時跟成清波的接觸,主要是出于成清波在某央企擔任高管的胞弟。在取得林榜昭的信任后,成清波隨后開始策劃上市公司重組或變更股權從而帶來巨大收益。
根據林榜昭的描述,從2010年9月28日至2012年12月30日,成清波先是介紹深圳市傲盛霞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傲盛霞)參與股改和重組,簽訂由“岳陽恒立、揭陽中萃、深圳傲盛霞”等三方合作的重組協議。
所謂“三方協定”,就是以幫助岳陽恒立擴大再生產為名,成清波積極“建議”揭陽中萃老板林榜昭向社會資本融資。當時對企業發展自信滿滿的林榜昭出于對企業擴大生產的需求,2010年12月15日,成清波的“建議”得到實施。對資本市場涉世未深的林榜昭在成清波說服下,同意向深圳傲盛霞公司借款人民幣4350萬元,為此,由揭陽中萃拿出3000萬股權“過戶”到深圳傲盛霞名下,作為股權質押擔保,重組一個月后,深圳傲盛霞再將股權“歸還”給揭陽中萃。
本以為通過重組和融資可以盤活企業,擴大生產,但令林榜昭始料未及的是,這僅僅是噩夢的開始。
資料顯示,深圳傲盛霞成立于2010年6月3日,注冊資金3.05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名義上的股權質押,實質上變成了股權過戶,簽訂“過戶”協議后,岳陽恒立大股東由揭陽中萃變更為深圳傲盛霞(實際控制人成清波),成清波順利地掌控了岳陽恒立的決策權。
根據協議承諾,“待岳陽恒立恢復上市一個月內將5213萬股(3000萬股按合同增為5213萬股)岳陽恒立股份無償劃轉(返還)給揭陽中萃”。但是到期協議都沒有兌現。
此后一直延續到2012年12月22日,而這期間,成清波多次與林榜昭應付性地溝通,在成清波的游說下,揭陽中萃、深圳中技、成清波、深圳傲盛霞、中國華陽集團(以下簡稱中國華陽)等簽訂了一個五方協議。
根據“五方協議”第三條約定:“揭陽中萃將持有的岳陽恒立5213萬股票中的4000萬轉讓給深圳中技和成清波,價格為4億人民幣(3年后的2015年11月22日到期償還)”。該協議由央企“中國華陽”為深圳中技和成清波本人提供擔保。
恒立資產被變賣光
2014年初,上海爆發了轟動一時的成清波案,根據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2015)靜刑初字第240號刑事判決說顯示,根據上海市公安局物證鑒定中心鑒定書,證實涉案的多份認購協議以及書證上的關于華陽投資,華寶證券等企業/個人印文與樣本印文不一致,即偽造印章,涉案金額巨大。
看到新聞后的林榜昭如夢初醒,隨后通過律師與“中國華陽”法律顧問溝通,得到的答復證實了這種擔憂,華陽公司否認提供合同擔保。
林榜昭隨后向自己企業所在地的揭陽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報案,但令林榜昭沒有想到的是,揭陽市公安局以“沒有管轄權”不予受理立案,隨后林榜昭提起行政復議,但揭陽市公安局再次以“沒有犯罪事實”為由還是不進行立案。林榜昭隨后提起刑事復核,根據廣東省公安廳2015年11月20日出具的粵公刑復核字(2015)43號刑事復核決定書顯示,再次維持復議決定。
值得關注的是,根據《中國產經新聞》記者獲取的另一份材料顯示,就在簽訂前述“五方協議”的前一天,即2012年12月21日,成清波與深圳傲盛霞公司代表朱鎮輝簽訂了十分秘密的“內部協議”。該“內部協議”內容顯示,成清波和深圳中技以4000萬股權抵償8000萬債務。林榜昭的律師告訴本報記者,從該協議可以看出,其主觀占有意圖非常明顯。
而另一方面,岳陽恒立的生產經營一落千丈,記者前往湖南省岳陽市實地參觀了位于青年中路的岳陽恒立舊廠區以及位于白石嶺路的新廠區。新廠區門窗緊閉,而老廠區大多都已經荒蕪。
岳陽恒立股份公司原人事部譚姓部長為本報記者介紹了部分情況。譚部長告訴記者,恒立過去擁有員工2680多人,技術實力在全國汽車制冷行業處于領先地位,公司骨干經常被邀請到外省汽車廠指導安裝,業務紅紅火火,不過近年來經營不善,主導產品停產了,搬遷到新廠區,規模只是過去的十分之一,生意上只能接小單,只是“小打小鬧”。偌大國企,老一代員工由政府協調“買斷工齡”離廠走人,大部分青年職工亦離廠自謀職業。
岳陽恒立亦有員工告訴記者,此前兩千多人的職工隊伍,現在只剩下90余人,過去1.6萬平方米面積的寬大廠房被荒蕪,搬遷到不足4千平方米的一個倉庫勉強維持生產,該員工的介紹亦印證了前述譚姓部長的說法。
根據ST恒立2016年11月28日發布的《重大資產出售報告書》顯示,岳陽恒立將旗下全資子公司恒通實業80%股權出售給長沙豐澤房地產公司,而恒通實業主要資產為位于青年中路9號的一宗土地,交易標的為2.32億元,并分三期進行支付。
對于此次交易,外界諸多質疑,認為ST恒立不得不賣地保殼,事實上,這也是ST恒立最后的一宗土地。一內部人士透露,ST恒立能賣的東西都賣了,就連廠區的排水渠道上的加厚鋼板都進行了變賣,ST恒立已經再無資產可售。
根據ST恒立發布的2017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ST恒立一季度預計虧損240~320萬元,而隨著二級市場的監管越來越趨于嚴格和規范,ST恒立形勢不容樂觀。
對于前述事實,記者試圖多次聯系成清波,但是未獲成功,而根據深圳信用網顯示,2008年至2014年3月,成清波經營的“深圳中技”共有12筆債務糾紛被法院強制執行,涉案金額高達21.74億元,未執行完畢的有17.91億元。2013年至2015年期間,成清波等人又涉案數十起,欠債未還金額高達20多億元。本報記者 秦湘堯 范杰 實習生 姚艾玲報道 (來源:中國產經新聞)
深圳經濟網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請勿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