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啟老人在荒地上種滿了楊樹、桃樹、蘋果樹和槐樹。
陳玉啟老人在荒地上種滿了楊樹、桃樹、蘋果樹和槐樹。
映象網快訊(記者 王寬 文/圖)開荒種樹,不僅利用閑置荒地,更增加了綠化,一直為國家所鼓勵提倡。但是,信陽市平橋區的陳玉啟老人,在淮河灘上開荒30多年種下的果樹卻被破壞,開荒地也面臨被強占奪走的情況。
近日,信陽市平橋區龍井鄉范山村村民陳玉啟向映象網反映,30多年前,他在村后的淮河灘上開墾幾畝荒地,累計種樹幾百棵,卻被同村村民拔掉破壞,他開墾出來的地也要被搶走、用來采沙。
【回顧】七旬老人淮河灘上開荒,30多年種樹幾百棵
今年73歲的陳玉啟家住信陽市平橋區龍井鄉范山村,因為緊鄰淮河,范山村北面有不少河灘荒地。看著荒地閑置浪費土地資源,陳玉啟便嘗試河灘上種上槐樹。
“河灘沙窩地是不毛之地,長不了啥莊稼,隊長說誰想種就自己開荒。”陳玉啟老人回憶說,因為淮河不定期發水,河灘地都是沙子,很多人都看不上。
說起開墾過程,陳玉啟老人滿眼熱淚。在不毛之地開荒異常困難,但是寒來暑往,陳玉啟從不偷懶。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30多年的辛苦勞動,陳玉啟先后在荒地上種了槐樹、楊樹、桃樹、蘋果樹共幾百棵。如今,陳玉啟最初種下的槐樹已經有一人合抱般粗壯,而其他樹也有碗口粗。
直到2016年,同村村民陳連生打破了開荒地上的寧靜。
【事件】幾十棵桃樹被連根拔出,七旬老人欲哭無淚
據陳玉啟介紹,2016年1月,范山村民陳連生將其在開荒地上種下的幾十棵桃樹,連根拔出,事后到陳玉啟家中爭吵大罵,想要搶走淮河灘上的幾畝開荒地。
“原來就是荒地,生產隊長當時說荒地誰開墾就由誰管理,我們村后的開荒地都是這種情況,不只我這一家。”陳玉啟委屈地說,她和老伴兒兩個老人和陳連生講理,但是換來的卻是辱罵。
陳連生稱,淮河灘上的五畝荒地是其在村里的承包地,只是將承包地交給陳玉啟老人代為管理,現在陳玉啟理應歸還。
雙方各執一詞,當年分地的情況到底是什么樣呢?
為此,映象網記者走訪了附近開墾荒地的村民。“我們家的荒地都開墾了20多年了,那時候荒地是無主地,誰開荒就歸誰管理使用。”同村一位不愿具名的村民說,他們家開墾的荒地上種了上百棵桃樹,因為都是沙地,幾十年了才有碗口粗。
最早種下的槐樹大部分已經死去,活下來的最大一棵陳玉啟一人已經抱不住。
因為采沙,陳玉啟種下的樹已經裸露出地面。
【說法】村民稱河灘地沒有分配,誰開荒誰管理
映象網記者了解到,1980年,范山村所在的生產隊按抓鬮分包村集體一組的土地,由南向北將土地分包完之后,陳連生父親陳玉理分得最北面的村集體土地,再往北便是陳玉啟開荒的沙窩地。
隨后一年,陳玉理所承包的土地北面的河灘地一直撂荒。一年后,另一位村民陳德田首次開荒。據陳德田侄子陳錫義介紹,由于沒有收獲,兩年后陳德田便放棄了荒地的開墾。之后,這塊荒地經村民陳玉明、康世奎、康世厚先后開墾,但均沒有收獲,幾位村民最后都放棄。關于開墾荒地的經過,幾位村民的后人證實了這一點。
康世厚撂荒拋棄一年后,看到幾畝荒地一直無人耕種,陳玉啟老人開始了開荒的漫長歷程,至今已有30多年。
據了解,當時參與范山村1980年分地的人大多已經去世,其中尚健在陳玉華老人證實了開荒地由開荒人使用的說法。
【疑問】搶奪河灘地只為采沙?信陽曾明令禁止
5畝河灘地,不能種莊稼,為什么會遭到瘋搶呢?“我開的荒地才值多少錢,他現在等著把地搶過來采沙呢。”陳玉啟說。
據陳玉啟介紹,開荒地在淮河灘上,屬沙窩地,曾經多次有人上門愿意出錢,讓陳玉啟讓出部分荒地,同意在此處采沙,但是均被陳玉啟拒絕。
“我在這里開荒30多年,種下幾百棵樹,這些樹就是我的命,給多少錢我也不稀罕。”陳玉啟說,他80年代種下幾十棵槐樹,如今活下來的只有幾棵,最粗的一棵槐樹一人勉強能抱住。
非法采沙嚴重破壞河道的行洪能力、生態景觀,信陽市平橋區開展非法采沙“百日攻堅”?行動,對非法采沙行為嚴厲打擊。
面對瘋狂的采沙行為,對于能不能保住幾百棵樹,陳玉啟并沒有十分把握:“我這年齡,能守一天是一天吧。”
深圳經濟網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請勿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