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要聞 > 正文

              搜狗想上市卻面臨營收大幅下滑,新業(yè)務屢屢被指無新意

              時間:2017-02-22 15:17:00     來源:

              2月21日,搜狐發(fā)布的財報中預計2017年第一季度搜狗營收在1.45億美元至1.55億美元,環(huán)比下滑10%至15%,同比下滑2%至增長5%!這也是搜狐首次預計搜狗的營收會出現同比及環(huán)比下滑。業(yè)內人士認為,營收大幅下滑將讓搜狗直面嚴峻局面,其年內上市計劃或將擱淺。

              搜狗自從2010年從搜狐剝離成為獨立公司以來,幾乎年年都會傳出準備或即將上市的消息,卻總是聽了個響之后就沒有了下文。今年年初搜狗CEO王小川又突然向媒體自曝搜狗計劃在年內赴美IPO,不過隨即遭到搜狗官方否認。“搜狗何時上市”甚至已經成了中國互聯網圈的一個未解之謎。但事實上,搜狗前幾年已經數次錯過了上市的黃金時機,拖到現在營收大幅下滑再想上市就更加困難了。

              搜狗一直急于上市,但這幾年卻陷入了創(chuàng)新乏力、轉型不順的困境,至今主要業(yè)務仍然還是輸入法、瀏覽器和搜索這老三樣,其發(fā)展已經陷入停滯期。如果是這樣的搜狗,想要在年內實現赴美IPO的目標是很難成功的。對此搜狗自然也是心知肚明,近年來開始向資本市場不停地編織各種“故事”,拼命描繪搜狗未來的美好前景。可惜的是,搜狗的“故事”往往遭到打臉,新業(yè)務也屢屢被指無新意。

              在2016搜狗聯盟峰會上,王小川曾對外公布搜狗人工智能的發(fā)展方向,但外界并不買賬,認為搜狗進行的人工智能研究還大都停留在炒概念的階段,距離實際測試應用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例如,搜狗的人工智能研究僅涉及語音識別這一領域,落地產品除了搜狗輸入法再無其他,而能夠實現自動問答的人工智能早已在國內外科技公司中廣泛應用——蘋果公司2011年就在iPhone4S上搭載了智能語音助手Siri,微軟也在2014年推出了人工智能小冰,百度2015年推出的人工智能機器人秘書度秘更是能夠為用戶提供私人訂制、生活提醒等全方位服務……相比于蘋果、百度、谷歌等國內外已經將人工智能落地應用的公司,搜狗的人工智能之路不但起步太晚,而且還缺少核心技術和專利,想要后來居上幾無可能。

              今年1月14日,王小川又對外發(fā)布了搜狗的最新產品“搜狗海外搜索”,號稱可以根據人工智能技術實現跨語言搜索功能。但在業(yè)內看來,搜狗的這款“最新產品”與其半年多前就已發(fā)布的產品“搜狗英文搜索”并無太大差異,從技術本質上來說還是換湯不換藥的“翻譯+搜索”,只不過借助最近火爆的人工智能概念,重新進行了包裝。

              可以說搜狗無論是人工智能、國際化,還是別的業(yè)務拓展,至今都仍未找到在廣告營收之外的新增長點,這也是當前困擾搜狗的最大問題。講不好故事又面臨營收大幅下滑的搜狗到底要等到何時才能實現上市的“小目標”?這恐怕還會繼續(xù)成為中國互聯網圈的未解之謎。

              深圳經濟網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請勿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