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2月14日電 據新西蘭《中文先驅報》報道,在近期公布的福布斯2017年“30 Under 30”榜單的藝術與風尚類目下,有兩位優秀的華人青年上榜,其中一位是來自新西蘭的華裔服裝設計師Claudia Li(李云夢)。
此外,她也在最近獲得了美國時裝界國際新星大獎(Fashion Group International’s Rising Star)。
這位被時尚界寵愛的華裔設計師,她設計的服裝,美國巨星Lady Gaga和中國著名歌手張惠妹都有穿過。
是怎樣的成長和教育環境讓年紀輕輕的Claudia,一步步實現自己的設計師夢想,進而成為“撼動世界”的“千禧一代”?
Claudia的媽媽Jennifer日前接受了采訪,與記者分享了Claudia的成長故事。
“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這樣孩子才是幸福的,也才容易獲得成功?!盝ennifer在采訪中最強調的正是這一點。
國際化的成長背景
從芭比娃娃開始的設計師之夢
28歲的Claudia Li出生于中國湖南洞庭湖畔,在新加坡和新西蘭長大。本科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完成時裝設計專業后,她轉到倫敦中央圣馬丁藝術學校學習,之后又在紐約 Parsons設計學院深造獲得碩士學位,并在畢業秀上嶄露頭角。她曾出任美國知名女星 Lady Gaga的造型師,并在著名設計師J.W.Anderson品牌的工作室擔任設計師,隨后側重開發自己的同名品牌。
對于女兒的服裝設計師夢想,Jennifer告訴記者,Claudia小時候就表現出畫畫方面的才能。她說,“Claudia從小就喜歡畫畫,是想象力比較豐富的女孩兒,我們當時把她送到少年宮跟專業的老師學習畫畫,所以她素描的基礎是從小開始學的?!?/p>
或許是從小耳濡目染的原因,Jennifer說,Claudia從小就展露出對藝術的喜好。Claudia的爸爸是做藝術品拍賣和畫廊的工作,有畫展的時候,她的爸爸都會帶上Claudia去看展覽,只要他們有時間有能力,他們會帶她去各地的博物館參觀。Jennifer提到,Claudia特別喜歡盧浮宮的雕塑作品,當時,他們在巴黎住了一段時間,Claudia每天去盧浮宮寫生,那里的雕塑和藝術品給了她很多創作上的靈感。
因為家里只有一個小孩,Claudia會比較寂寞,所以她小時候特別喜歡玩芭比娃娃。除了畫畫,小時候她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打扮芭比,給芭比換衣服、梳頭發、穿鞋子?;蛟S,這正是Claudia設計天分的啟蒙點。
成為一名服裝設計師,可以設計出很多漂亮的服裝——從那時候起,夢想悄悄在Claudia心里扎下了根。
影響人生的重要時期
新西蘭的教育培養創造力
在Claudia12歲的時候,他們全家移民到了新西蘭。
Claudia的12歲至18歲,在奧克蘭著名的私校Corran School(現改名為Saint Kentigern Girl School)就讀。她在這里度過了人生中一段最重要的成長時期。
Jennifer非常認同和喜愛新西蘭的教育模式,她認為,這里的教育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在她看來,新西蘭教育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培養了孩子的創造力和獨立性,也讓孩子愛上學習。
“新西蘭的教育環境,讓女兒可以自由發揮想象力,使她的特長得以發展,動手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鍛煉。她在學校里不僅學到基礎知識,也學了畫畫,還學做衣服,學習做飯。學校有各種各樣不同的課程,不但教基礎知識,也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學習?!边@里的教育環境,充分鍛煉了孩子的獨立性,發揮了孩子的創造力,對于孩子的成長有著正面的影響。
Jennifer看到女兒在畫畫課上,老師給予學生很大的空間,學生們可以天馬行空自由創作,老師會從中發現孩子的想象力,培養孩子的創造力,不會埋沒孩子的能力、抑制孩子的想象?!拔矣X得這對于選拔人才,對孩子選擇將來的人生方向,都是很有幫助的?!?/p>
Jennifer對女兒其中一次考試印象特別深刻。有一次,女兒參加畫畫考試,考場沒有給任何主題,而是自由發揮創作。“我記得她當時畫了很多小幅的畫,然后把所畫的每幅畫都剪一小塊下來,最后將它們拼湊在畫板上面,做成考試的作品。之后寄去英國參加考試,取得了很好的成績?!?/p>
對于新西蘭的學校教育,Jennifer也特別提到一點,“新西蘭學校非常鼓勵學生參與體育運動,我女兒以前在學校是打曲棍球的。我認為運動也是可以激勵孩子的創造能力的,使孩子身心得到均衡的發展?!?/p>
她也認為,新西蘭學校教給孩子的動手能力和獨立性,對女兒之后在北京、倫敦、紐約獨立求學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雖然是在西方接受教育,Jennifer表示,他們家里也非常重視中文的學習。女兒童年從新加坡再到新西蘭,都是以英文作為母語,但他們覺得不能放棄中文學習,所以在家里都是堅持用中文溝通,她自己在家也有教女兒中文。另外,在北京中央美院學習的那段時間,也使她女兒的中文突飛猛進。
當中式教育遇上“任性”Kiwi孩子
對于傳統的中國父母來說,服裝設計師并不是一個“好的、穩定的職業”,一般父母不會鼓勵孩子進入這一行。那么,為什么Jennifer支持女兒進入這個行業?
以前在中國的時候,Jennifer曾是一名中學歷史老師。出生在一個教育世家的她,從小就面臨父母非常嚴格的要求,不可能“隨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其實我小時候很喜歡唱歌,我想學音樂專業,但我父母是不給的。不過那個時候也不能怪我的父母,那個年代每個人都是這樣的,父母認為畢業后首先要找飯碗,但是唱歌是賺不了錢的?!?/p>
Jennifer說,在中國傳統教育觀念上,對孩子的教育是要做“父母認為好的事情”,而很多中國人來到西方社會,還是按照中國式的教育培養孩子——把所有時間都填的滿滿的,各種興趣班各種補習,孩子完全沒有玩的時間。
“因為我自己是從填鴨式的教育出來的,中國的教育太應試,所以我不想以這樣的方式教育下一代。”不過她也坦承,“其實最初對于女兒學服裝設計專業,我當時也有糾結。像我們這一波移民的孩子們,大多數孩子都是學醫、學金融、法律、建筑,但我孩子她自己很喜歡服裝設計,自己有很明確的目標,我覺得要是我逼她學習其他,她會學不好;從我自己的體會來講,讓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才是一種幸福。而且她自己也非常堅持,我和她父親相對來說都是比較開放,我們的觀點基本一致,認為孩子應該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熱愛與堅持,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好?!?/p>
如果說選擇專業是Claudia的第一次“任性”,那么她的第二次“任性”就是放棄跟著名設計師工作和學習的機會,開發自己的同名品牌。
Claudia讀完研究生后,在著名設計師J.W.Anderson品牌的工作室擔任設計師。
J.W.Anderson是時尚界最受追捧的年輕設計師之一。2013年,巴黎奢侈品集團路威酩軒(LVMH Group)宣布入股J.W. Anderson同名品牌,同時任命他為LVMH旗下西班牙著名皮具品牌Loewe的創意總監。能與J.W. Anderson共事,是很多設計師夢寐以求的機會,特別是對于剛從服裝學院畢業的學生來說,更是難能可貴的學習機會。而Claudia在J.W. Anderson工作室工作了大約半年后,她就決定自己出來創業,開創自己的品牌。
Jennifer說,“當女兒跟我講的時候,其實我是很糾結的,因為J.W.Anderson是國際知名設計師,可以跟他工作學習,機會非常難得。但是女兒和我們多次溝通,說服裝行業要趁年輕開始做,讓我們給她試幾年的時間,萬一不行她還可以去服裝設計學院教書。后來我們覺得她已經長大了,應該有自己的判斷,就放手讓她去做?!?/p>
Jennifer認為,和孩子的相處,應該如同朋友那樣去溝通,越是壓制越是叛逆。對父母來說,最幸福的并不是孩子考上名牌大學,而是在她年輕的時候,就能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并愿意一直做下去,這才是幸福的。
最后,為讀者分享Claudia 27歲那一年,致她父母的一封感恩信:
快27歲的圣誕節,爸爸媽媽謝謝你們!小時候家里非常困難,算不上什么有錢的“貴族”。爸爸是萬里挑一的武漢大學高材生,用自己的健康和努力換來我的無憂無慮。媽媽放棄了一切屬于自己的東西,一直陪著我成長。我并不是什么有錢人家的孩子,可是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因為我爸爸媽媽為了我而努力和放棄的一切,已經讓我十輩子都還不完了。我也不是那種炫耀父輩的金錢,現在隨便揮霍的人,因為家里的每一分錢都是血汗錢,因為我要像我爸媽一樣,用自己的雙手換來屬于自己的一切,這個一切并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而是一種精神。而這種精神不是任何人都有機會得到的,我也非常慶幸我因為是窮人家出生的孩子而能夠體會到這種精神。請包容我這一種任性,跟光是有錢不一樣的任性。
深圳經濟網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請勿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