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國際 > 正文

              個別險企缺乏對大股東有效制衡

              時間:2017-02-19 18:33:41     來源:羊城晚報

              羊城晚報訊 記者程行歡報道:農歷新年剛過,險資運用的話題重被提起。在廣州剛剛舉辦的保險資金運用貫徹落實全國保險監管工作會議精神專題培訓會議上,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指出,險資運用出現了非理性舉牌、與一致行動人非友好投資、激進經營和激進投資、產品多層嵌套和監管套利等新問題,并直言“個別機構公司治理形同虛設,缺乏對大股東的有效制衡”。而2017年可能是保險資金運用非常困難的一年,部分中小保險公司的短期流動性風險需要引起高度關注。

              保險機構暴露新問題

              約談、停止發售新品、出臺各種新規嚴管,在保監會頻頻使出各種大招對險資運用層層監管加碼后,這一會議可以說是新一年的險資運用落地執行指導會議。

              陳文輝指出,當前金融領域風險積聚,保險資金運用領域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個別保險機構暴露出一些新問題,嚴重影響了保險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這些問題主要包括:非理性舉牌、與一致行動人非友好投資、跨境跨領域大額投資和并購、激進經營和激進投資、產品多層嵌套和監管套利等問題。

              公司治理存缺陷

              究其原因,一是思想認識不到位是根源。個別機構缺乏對金融規律、保險規律和保險資金運用規律的正確認識;二是公司治理缺陷是先天基因。個別機構公司治理形同虛設,缺乏對大股東的有效制衡,職業經理人履職不到位;三是行業競爭壓力和低利率環境是外部因素,個別中小保險公司急功近利,貪快求全,片面追求規模和利潤。此外,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監管制度、交易規則等還不健全,也為其提供了可乘之機。

              陳文輝表示,險資的投資標的應當以固定收益類產品為主、股權等非固定收益類產品為輔;股權投資應當以財務投資為主、戰略投資為輔;即使進行戰略投資,也應當以參股為主。要做長期資金的提供者,不做短期資金的炒作者;要做市場價值的發現者,不做市場價格的操控者。而2017年可能是保險資金運用非常困難的一年。全球政治經濟不確定性顯著上升、“黑天鵝”事件頻頻上演,經濟貿易和金融風險處于易發期,需要對風險問題保持高度警惕和敏感,及時發現和防控風險。

              深圳經濟網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請勿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