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理財 > 正文

              劉士余這一年:從嚴監管“逮大鱷” 推進注冊制

              時間:2017-02-19 18:30:58     來源:新京報

              2016年3月5日,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將盡己所能,忠于法律,保護股民合法權益。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妖精”、“害人精”、“野蠻人”、“資本大鱷”、“逮狼打鼠”……或許從來沒有一位證監會主席的言辭像劉士余這樣接地氣又生動激烈。如今,坐在證監會主席的位子上已近一年,劉士余的每次發言都廣為流傳并引發諸多解讀。

              分析認為,劉士余生動的語言背后更是嚴厲的監管在支撐,本質在于加強保護投資者。用劉士余自己的話說,是“依法監管、從嚴監管、全面監管”。在擔任證監會主席近一年間,他將此方針落實到方方面面。

              【關鍵詞】監管

              12字監管之道,敢于亮劍“捉妖”“逮大鱷”

              2016年2月20日,多次身陷“去職”傳聞的證監會主席肖鋼與劉士余完成交接。

              上任兩周后的2016年3月5日,這位具有清華學歷、上海工作經驗、央行和農行履歷的證監會主席“首秀”。劉士余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新主席的首要任務就是監管。而他的監管思路很明確:依法監管,從嚴監管,全面監管,只有監管才能保證改革的措施順利實施。

              一位業內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劉士余上任這一年的首要任務是監管,旨在保護投資者。事實上,他上任后在堅持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過程中,將12字監管方針落實到方方面面。

              另一位機構人士稱,從劉主席上任一年的表現來看,他比較雷厲風行,很注重投資者保護。比如,上任之初,他便推遲注冊制和戰略新興板,此后又嚴格限制中概股借殼回歸,減小了市場供給壓力,穩定了市場信心。此外,在他治下深港通于2016年12月5日正式開通。

              “他打擊內幕交易和違法違規行為,這是最近一年來的工作重點。抓了一些典型大案,比如徐翔案。同時,痛批野蠻人、亮劍資本大鱷,為市場創造了三公環境,防止資本大鱷吸血,市場回歸本源。”上述機構人士說。

              嚴格執行強制退市制度,是劉士余從嚴監管的舉措之一。博元投資、欣泰電氣兩只“不死鳥”退市。其中,博元投資成為A股市場上首單因為重大信息披露違法而被退市的公司。

              2016年下半年,險資舉牌成為A股市場的一大景觀,除了“萬寶之爭”中寶能系動用萬能險逼宮萬科,近一年來圍繞A股上市公司出現的舉牌載體包括了資管計劃、萬能險、私募基金、合伙企業等多種形態;而諸如南玻A、萬科A、中國建筑、格力電器等實業龍頭也成為資本獵物。

              針對頻現的野蠻人“舉牌”現象,2016年12月3日,劉士余痛批“野蠻人”。他告誡資產管理人,不當奢淫無度的土豪、不做興風作浪的妖精、不做坑民害民的害人精。

              劉士余的此番言論還促使保監會出手整頓萬能險并約談部分保險公司。此后保監會下發監管函,針對萬能險業務經營存在問題,并且整改不到位的前海人壽采取停止開展萬能險新業務的監管措施等。

              今年1月3日,劉士余首度亮劍“資本大鱷”。他專程到證監會稽查局、稽查總隊進行工作調研,強調要進一步做好2017年資本市場稽查執法工作,嚴懲挑戰法律底線的資本大鱷,逮鼠打狼,敢于亮劍。

              2月10日,全國證券期貨工作監管會議召開,這次會議一度被視為定調2017年的權威會議。劉士余關于“資本大鱷”、“不許對散戶扒皮吸血”等言論再度引發空前關注。

              “以徐翔案為例,挑戰法律底線就等于開啟了牢獄的大門,在市場中隨心所欲、呼風喚雨的那些違法違規的資本大鱷,對散戶扒皮吸血能行嗎?”新京報記者從參會人士處獲悉,劉士余強調,資本市場不允許大鱷呼風喚雨,對散戶扒皮吸血,要有計劃地把一批資本大鱷逮回來。要嚴厲打擊資本市場違法違規,加大稽查執法力度,對存在問題違法違規資本大鱷,即便逃到海外,也可以通過刑事手段遣返回國。

              證監會披露,2016年證監會對各類違法行為保持高壓態勢,共對183起案件作出處罰,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218份,增長21%,罰沒款共計42.83億元,增長288%,對38人實施市場禁入,增長81%。行政處罰決定數量、罰沒款金額均創歷史新高。

              【關鍵詞】改革

              務實的改革派,“講大白話的性情中人”

              出生于1961年屬牛的劉士余,外界評價其“更為勤勉低調務實”。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認為,劉士余是一位“務實的改革派”。他上任近一年,不喜歡公開講一些改革措施,只是埋頭扎實推進。

              在董登新看來,劉士余既繼承了前任證監會主席的改革思路,又有自己的創新,進行監管轉型。繼承的部分包括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的推進,以及IPO的改革等。而創新部分,如將“野蠻人”、“資本大鱷”列為監管對象,這在過去從來沒有過;此外,還前所未有地將監管權限下放至交易所,鼓勵交易所進行一線監管,擴充人才隊伍。

              在各類改革中,IPO常態化備受關注。

              2月10日,劉士余在全國證券期貨工作監管會議上談到企業IPO時表示,要保證質量好的公司能夠及時上市,用兩三年的時間解決IPO堰塞湖。

              “企業IPO的數量不斷增加,這是好事兒,如果資本市場要‘找米下鍋’,反而要出大事兒。”劉士余稱,不能把股指和融資對立,沒有新公司進入資本市場是一潭死水,沒有IPO提升資本市場質量,一系列資本市場丑惡現象難以從根本上解決。

              近年來,眾多企業排隊IPO已經成為常態。不過,從去年下半年開始,IPO發行已經明顯加速,進入2017年,IPO發行繼續提速。2016年全年280家企業IPO,位列A股歷史第三。2017年開始到2月10日,證監會核準46家企業IPO。

              而放權給交易所進行一線監管也是創新改革措施之一。早在2016年5月20日,劉士余就強調,交易所要強化自律監管和一線監管,提高信息披露質量。9月10日他出席上海證券交易所第七次會員大會時再次表示,交易所要成為證券市場監管的“第一道防線”,證券經營機構應擔負起“看門人”的職責。

              2月10日,劉士余在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交易所要切實發揮一線監管功能,以監管會員為中心。交易所的一線監管功能在過去是薄弱的,現在必須加強,這是下一步監管的主要力量。

              劉士余任上還針對A股頑疾“炒作殼資源”予以重拳治理,特別是利用熱點進行的跨界并購重組、中概股借殼回歸等。

              除了低調務實,穩步推進改革之外,劉士余公開講話時的尖銳、生動的言論也備受關注。

              一位曾參加劉士余主持會議的人士表示,劉主席的講話很直白,很多是生動的大白話,卻很充實,沒有務虛的套話。

              “不說官話,每次發言都尖銳、直白又生動,不同于一般喜歡講官話的官員”。有機構人士直言,此前曾與劉士余共同參加過銀行類的活動,雖然同樣是務實的大白話,但那時的劉士余還沒有這么“尖銳”。

              上述人士稱,不同于央行和銀行的市場,資本市場更有故事,情況更為復雜,“扒皮吸血”的現象比較多,劉士余對此感到氣憤,講話時有時會情緒激動,言辭激烈,說明他是性情中人。

              【關鍵詞】注冊制

              注冊制穩步推進,分析稱年底有望推出

              “劉士余上任一年來,雖然并沒有公開給出注冊制實施的時間表,但實際上出臺了很多注冊制的配套措施,穩步推進。”昨日,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說。

              在董登新看來,劉士余在向注冊制邁進方面,為其提供了配套的制度支撐和完善,成效突出,尤其是加大了信息造假的打擊力度。無論企業IPO造假還是上市公司造假,毫不手軟,打擊力度夠狠夠到位。比如,欣泰電器因欺詐發行被強制退市。

              同時,他認為劉士余嚴厲打擊證券違法犯罪,也是為注冊制推進做準備,屬于市場監管的重中之重。

              董登新稱,劉士余還前所未有地將監管權限下放至交易所,“放權給交易所,也是為未來的注冊制做準備”。

              接近證監會的人士對新京報記者透露,IPO常態化也是在為未來的注冊制做準備。按照國務院的授權規定,在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中調整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決定的實施期限為兩年,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2017年是非常關鍵的一年,最遲2018年2月底就要實行注冊制,因此,劉主席在穩步推進IPO常態化。

              2016年3月12日,劉士余在出任證監會主席的“首秀”記者會上明確表示“注冊制肯定要搞,但不能單兵突進,最終推出還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

              在今年2月10日的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他說,注冊制和行政核準制并不對立,注冊制既不要理想化也不要神秘化。要理解制度,咬住牙關,保證質量好的公司能夠及時上市。注冊制是監管的方向性要求,不是監管目標。

              他指出,關于證券法修改,要總結資本市場多年積累的經驗教訓,把一些落后的東西拿掉,把亟須補充的補充進來,絕不是為了注冊制修改證券法。

              接近證監會的人士認為,注冊制和行政核準制并不對立,意味著將來注冊制改革可以吸收核準制中的合理成分,最快將于2017年底推出注冊制。

              劉士余在2月10日的會議上談到,2017年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以改革為引領,以穩定為底線、以發展為主旋律,協調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穩定發展和監管各項工作。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改革方向不偏離,這是最大的“穩”。此外,資本市場生態環境要凈化,敢于亮劍,善于亮劍。

              對此,董登新稱,可以預計2017年的市場監管力度比2016年還要嚴格,今年新股發行的數量肯定比去年還要多。

              2016年2月20日,劉士余上任證監會主席,2017年2月14日收盤,滬指報收3217.93點,近一年上漲357.91點,漲幅12.51%。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金彧

              ■ 分析

              誰是呼風喚雨的“資本大鱷”?

              誰是劉士余要抓的“資本大鱷”?誰在對散戶扒皮吸血?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資本大鱷主要包括參與并購的產業資本、保險資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定向增發的上市公司等。

              他表示,跨界并購及險資參與杠桿舉牌,亂象叢生,包括上市公司任性濫增發,跨界并購脫實向虛,并購標的估值操縱,萬能險冒險越界參與母公司對外舉牌,上市公司資本公積金大比例轉增配合減持等。這一并購與增發亂象背后,都是股民買單。

              操縱證券市場的“私募一哥”徐翔

              據券商中國報道,2月10日,在總結去年的工作情況時,劉士余提到針對多年市場存在的亂象,證監會下定決心,重典治亂,猛藥去疴,徹底查處了一批有影響力的案件,配合司法機關,對一大批嚴重觸犯國家刑律的案件加速偵破。

              “以徐翔案為例,挑戰法律底線就等于開啟了牢獄的大門,在市場中隨心所欲、呼風喚雨的那些違法違規的資本大鱷,對散戶扒皮吸血能行嗎?”劉士余指出。

              2017年1月23日,徐翔操縱證券市場案一審宣判。被告人徐翔、王巍、竺勇犯操縱證券市場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六個月、有期徒刑三年、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三年,同時三人并處罰金120.5億元。

              法院經審理查明,2010年至2015年,被告人徐翔單獨或伙同被告人王巍、竺勇,先后與十三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或實際控制人(均另案處理),合謀控制上市公司擇機發布“高送轉”方案,引入熱點題材等利好消息;徐翔、王巍基于上述信息優勢,使用基金產品及其控制的證券賬戶,在二級市場進行涉案公司股票的連續買賣,拉抬股價。

              徐翔以大宗交易的方式,接盤上述公司股東減持的股票;上述公司股東將大宗交易減持的股票獲利部分,按照約定的比例與徐翔等人分成;或者雙方在共同認購涉案公司非公開發行的股票后,以上述方式拉抬股價,拋售股票獲利,或實現股票增值。其中,徐翔組織實施了全部13起證券交易操縱行為,王巍積極參與8起證券交易操縱行為,竺勇參與5起證券交易操縱行為,從中非法獲得巨額利益。

              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徐翔、王巍、竺勇為謀取非法利益,與他人合謀,利用信息優勢連續買賣,操縱證券交易價格和交易量,犯罪數額及違法所得數額特別巨大,情節特別嚴重,嚴重破壞了國家對證券交易的管理制度和正常的證券交易秩序,其行為均構成操縱證券市場罪。

              據媒體報道,該案中,徐翔、王巍、竺勇的違法所得共計人民幣93億元,依法上繳國庫。

              舉牌上市公司的保險系資金

              去年12月3日,劉士余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上表示,“用來路不當的錢從事杠桿收購,行為上從門口的陌生人變成野蠻人,最后變成行業的強盜,這是不可以的”。雖然沒有明確點名,但業內普遍認為,劉士余指的是保險系資金。

              眾多保險資金頻頻舉牌上市公司,寶能系無疑最受矚目。

              2015年底,寶能系不斷舉牌萬科A,引起市場關注。此后,其旗下公司前海人壽等頻頻出手增持或舉牌上市公司。媒體報道稱,在2016年,寶能系通過前海人壽吞并南玻A,趕走以曾南為核心的創始人團隊時,就公然稱:“你們這些搞制造業的辛辛苦苦也就賺這么點,還不如搞資本運作”。

              2月7日,南玻A官網刊發聲明稱,關于本公司相關董事“揚言資本運作強于辛辛苦苦搞制造業”與事實嚴重不符,本公司相關董事從未在任何場合作此表態或發言。公司董事會會議的董事發言均有會議記錄為證,且本公司已將相關會議記錄報備有關監管部門。聲明還指出公司原高管人員系主動提出辭職,相關情況已如實報備監管。

              據新華社報道,根據來自監管部門聘請專業機構所做的核查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2月,寶能系依靠自有資金62億元,杠桿撬動資金262億元,杠桿倍數4.19,總耗資約430億元,購入占比24.27%的萬科股票,賬面浮盈超230億元。

              據報道,在2015年9月份之后,寶能的“金主”從保險和證券變成了銀行。這一階段,銀行理財資金通過兩種方式成為寶能購買萬科股票的主要來源。

              一方面,銀行理財資金置換券商資金。另一方面,銀行理財資金成立投資公司間接增持萬科。

              另據人民日報報道,銀行理財資金進入寶能,沒有投資于實體產業,而是成為寶能購買萬科股票的主要來源。寶能一邊用銀行理財資金替換了之前券商的資金,一邊通過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的資產管理計劃,獲得銀行的理財資金,繼續增持萬科股票,銀行資金間接投資于二級市場。

              資本市場上的各種“系”

              資本市場上各種“系”層出不窮,有一系多次被拿來和“德隆系”類比——號稱擁有萬億帝國的“中植系”。

              2014年,就有媒體報道稱,“解直錕領銜A股中植系曝光,操作手法遠勝德隆系”。

              唐萬新旗下的“德隆系”,曾控制著新疆屯田、湘火炬、沈陽合金“三駕馬車”,和其有關聯的上市公司更是多達幾十家。此外,唐萬新還通過金新信托等機構,通過委托理財的方式獲取資金,在股市上買入流通股,推高旗下上市公司股價,炒股獲利。并利用獲利資金繼續對外并購,旗下產業越來越大,對資金的需求也越來越多。

              最終,由于資金鏈斷裂,“德隆系”事發,遭遇監管,背后被牽扯出非法集資、操縱證券價格等問題。

              從資本的運作方式來看,“中植系”和“德隆系”有相似之處。

              “中植系”旗下有一個龐大的金融帝國——囊括信托、典當、租賃、期貨、擔保、PE/VC。

              中植系通過“PE+上市公司”的模式,通過成為上市公司的重要股東后,將旗下資產注入上市公司。

              2015年1月,中南重工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作價10億元向包括中植資本在內的原股東方收購大唐輝煌100%股權,中植資本于2013年7月,斥資1.9億元獲得大唐輝煌25%的股份,之后通過換股,中植系成為中南重工股東。

              2016年3月,中植資本將其持有的中南重工12.78%公司股權轉讓給中融鼎新,作價19.1億元,中植系該筆投資,三年回報率高達461.76%。

              中植系通過二級市場上舉牌大名城后,大名城發布公告擬收購中植系旗下的中程租賃公司100%股權,交易金額25億元,增值率為209.58%。

              通過資產注入的方式,中植系將旗下的資產變現為股權和現金,以此來滿足融資收益。

              去年年中,“中植系”旗下的募資主體中植資本曾遭到監管部門的調查。江蘇證監局2016年通報,中植資本子公司出資額、基金托管不符合規定;2014年8月21日后成立的基金,在對外募集時未自行或委托第三方機構對私募基金進行風險評級;以及法人代表和高管未取得基金從業資格。 新京報記者 金彧 朱星

              深圳經濟網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請勿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