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蘇向杲
保監會近期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保險營銷員達657.28萬人,較年初增加185.99萬人,占當年城鎮新增就業總數的14.15%,保險業就業吸納能力顯著增強。2016年的增員速度也刷新了連續7年的增員紀錄。
壽險公司齊增員
自2015年8月保險營銷員資格考試取消以來,保險營銷員隊伍進一步壯大。一方面,保險公司依然有十分強勁的增員動力,另一方面,資格考試的取消讓有意進入該行業的人員更加容易邁開第一步。
數據也佐證了這一點。據《證券日報》記者對歷史數據的梳理結果,2009年至2016年的保險營銷員變動情況如下:2009年保險營銷員數量為290萬人,當年增長34萬人;2010年為329萬人,增長39萬人;2011年為335萬人,增長約6萬人;2012年為278萬人,減少57萬人;2013年為290萬人,增長12萬人;2014年為325萬人,增長35萬人;2015年為471萬人,增長136萬人;2016增員186萬元,刷新7年增員紀錄。
保險機構的增多,也推動險企增員。從行業結構看,2016年,已開業全國保險機構共203家,較年初增加9家。其中,保險集團公司12家,新增1家;財產險公司79家,新增6家;人身險公司77家,新增1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22家,新增1家。
保險營銷員的快速增長,也推動壽險業務的發展。
保監會近日披露的數據顯示,2016年保險業務規模快速增長,增速創2008年以來新高。其中,壽險業務一馬當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7442.22億元,同比增長31.72%。普通壽險貢獻突出,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0451.65億元,同比增長55.34%,對行業保費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55.77%。另外,健康險業務高速增長,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4042.50億元,同比增長67.71%。
記者昨日不完全統計顯示,除個別險企之外,有超過65家險企在各招聘網站、險企官網發布了針對保險營銷員的招聘信息,推動人力增長也是險企開門紅的一大重要工作內容。
實動人力是關鍵
值得一提的是,在險企大力增員的同時,“實動人力”成為險企較為關心的一項指標。《證券日報》記者近期從某中型險企分公司獲悉,該險企近期計劃清退約15%的無效人力。在各險企大力增員的同時,如何增加營銷員的產能成為各大險企關心的問題。
記者獲悉,上述險企計劃清退的無效人力為連續三個月未出單人力。該險企人士表示,公司已經要求“開門紅第二階段剩下的時間需要首抓未活動營銷員開單情況,讓未開單人員必須每人開單。各機構認真梳理哪些營銷員是可以活動的。”
事實上,即使是大型公司,保險營銷人力的整體月均出單也并不高,新進入保險行業的營銷員的月均出單率更低也就不難理解。比如,專注個險的某大型上市保險公司(個險占比在2014年、2015年均超過90%)的壽險隊伍產能方面,營銷員 2015年首年規模保費雖然出現較大增長(由人均每月的6244元增至7236元),但營銷員個險新保單件數僅為人均每月1.2件,只比2014年的1.1件增加0.1件。
同樣,另外一家上市保險公司的營銷員隊伍規模達到25.9萬人,但營銷員渠道月均有效人力僅為9.4萬人(有效人力為月度內出單有效新契約件數在一件及其以上且保障期在一年以上的營銷業務員人數)。同時,其月均績優人力(績優人力為月度內出單有效新契約件數在一件及其以上且保障期在一年以上、首年傭金在2000元及其以上的營銷業務員人數)為4.6萬人。
行業之所以關注有效人力,是因為有效人力被認為是保費增長的生命線。上述壽險公司相關人士表示,行業公認,只要開單就能留存3個月,先生存再培養,將人力穩住,有效人力的穩定才能保證架構的穩定,盤活一個人的成本比新增一個人低。
業內人士表示,壽險公司在營銷隊伍規模快速增長的同時,各公司正注重優化隊伍結構,通過系統培訓,不斷提升隊伍產能。在發展個人業務上,堅持人力健康發展和產能持續提升,在人力增募方面加強選才導向,不斷優化營銷團隊考核機制,通過績優推動,全面提升銷售能力。
深圳經濟網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請勿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