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17日電 (記者 魏晞)中國央行17日數據,1月份中國外匯占款下降2088億元人民幣,連續15個月下降,但外匯占款減少的勢頭明顯減弱。多項數據顯示,中國資本外流正在顯著放緩。
央行外匯占款的減少,往往意味著資本流出壓力的增加;而外匯占款減少的勢頭減弱,可以視為資本外流壓力放緩的一個指標。
1月末,中國外匯占款余額為217337.6億元人民幣。
中國外匯占款在2016年初前后曾出現一波大幅下降,先后在2015年12月和2016年1月創下史上第一、二大降幅,隨后外匯占款降幅逐漸收窄。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宏觀經濟與政策主管周景彤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1月份外匯占款繼續減少,與美元強勢、人民幣貶值壓力較大、進而導致市場結匯意愿較低等有關。但1月外匯占款減少的勢頭明顯減弱,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外貿順差明顯增大,1月份外貿順差513億美元,比上月增加了106億美元;二是人民幣貶值壓力有所減輕,本輪人民幣貶值在去年12月28日達到低點后,新年以來總體呈波動中升值的態勢。截至2月16日,今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升值了1.1%。
“受人民幣貶值壓力減輕、加之政策調控和宏觀經濟基本面改善等方面的影響,資本流動也有所減緩,這些因素共同導致外匯占款下降趨勢放緩,預計未來幾個月這一趨勢還會延續。”周景彤說。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對記者表示,多項數據一致顯示1月份中國資本外流顯著放緩:1月份中國結售匯逆差規模較上月明顯收窄;央行外匯占款也較去年12月降幅顯著收窄1090億元人民幣;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逆差669億元人民幣,亦較上月收窄。預計2017年全年央行外匯占款的降幅有望收窄至1.2萬億元人民幣,相較2016年的下降2.9萬億元人民幣顯著回穩。
謝亞軒表示,從中國國內因素看,在外匯供給方面,考慮到特別提款權和中國債券市場開放兩個因素,境外機構有望帶來年均1000億美元至1200億美元的國際資本流入。在外匯需求方面,目前居民購匯需求穩定,企業集中償還負債的需求已基本告一段落,監管機構也將加強對人民幣跨境對外支付和對外直接投資的監管力度,并積極完善吸引外商資金流入的措施。因此,中國國內外匯市場的供需因素均有改善。(完)
深圳經濟網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請勿復制或鏡像